日前,嘉兴市环保局发布2018年第三批环保黑名单(点击可查看),并于7月25日上午组织第二批环保“黑名单”企业“摘帽”行动。

此次申请并符合“摘帽”条件的企业共有18家,其中17家都是在去年被列入“黑名单”的。经现场抽签决定,海盐的浙江安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嘉善勤杰木业有限公司成为此次抽查的单位。

“‘戴帽’的教训太大了”

这次“戴帽”对我们的教训太大了,不仅影响了我们的信誉,导致贷款困难,授信额度被压缩了40%,还影响了我们和客户的合作,科技项目也没办法申请了。

在浙江安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黄恩华对前来检查的执法人员和市民检查团感叹道。

去年11月,由于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浙江安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被“戴帽”,之后,该公司对酸雾喷淋塔和废气收集装置整套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同时每天三次对排污处理器进行检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市民检查团跟随该厂工作人员来到处理装置前,现场对处理过后的污水pH指数进行了测量与核对。

嘉善勤杰木业有限公司因为一台锅炉被戴了帽子。员工介绍,厂里的锅炉燃烧后导致一些炉渣散落出来,由于大雨,将炉渣冲进排水管道造成了水污染。检查团一行人来到过去放置锅炉的位置,现在锅炉已经被拆除,代替它的是一套全新的蒸汽管道。工厂里还添置了最先进的吸尘设备,对周围的环境已几乎不造成污染。

在对这两家“摘帽”企业检查后,检查团成员一致认可他们的整改成效。之后,此次申请“摘帽”的18家环保“黑名单”企业,还需通过嘉兴市环保局局长办公室的集体审议,并在社会进行公示,争得公众意见后才能正式“摘帽”。

企业要将环保落到实处

自2007年以来,嘉兴市共有426家排污单位被列入环保”黑名单”企业。截至目前,还有52家企业未完成“摘帽”。环保“黑名单”以及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被评定为黑色的企业记录列入失信信息,进一步加大了联合惩戒的措施。

在此次“摘帽”行动中,市民检查团的志愿者们发现,这些企业被“戴帽”后,都认识到了自己在环保方面的疏漏和管理方面的欠缺,并做出了积极整改,很多企业不仅整改了问题,还排查了隐患。

嘉兴市环保局法规宣教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环保“黑名单”制度的深入实施,严厉打击了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市民的环境权益,也促进了企业绿色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嘉兴市生态环境质量又快又好地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