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8时许,31岁的沈波带着刚满两岁的女儿安桉,从崇阳县城来到驻点村——青山镇东流村。看到她的车进村停下,村里的农户沈婆婆立即迎上来,从车里抱起孩子。而沈波则拎起包,快步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又忙起本周的驻村扶贫工作。

  沈波走访贫困户

  沈波是崇阳县旅游局办公室的一名年轻女干部。今年4月,她接受组织派遣,担任青山镇东流村驻村第一书记。孩子太小,无人照看,而扶贫工作耽误不得。沈波思前想后,决定将孩子带到身边,陪着她驻村扶贫。

  村干部不擅长电脑操作,而基础台账工作任务很重,沈波便把笔记本电脑带到村里,白天入户走访调查,晚上做台账资料。为了方便帮扶干部针对性做好帮扶工作,她把每一户贫困户基础信息、享受政策、扶贫成效、意见建议等都做成文档一一列出来,125户贫困户不仅有纸质台账,电子版台账也分门别类归档。“这125个文件夹倾注了我们的汗水和心血。”沈波指着电脑说。

  工作时间,谁来照顾安桉呢?最初几天,沈波把安桉抱到办公室,把办公椅当婴儿床。很快,她得知农户沈婆婆在家无事又愿意带娃,便按50元一天的标准,请沈婆婆帮忙照看安桉。这样,沈波的工作和生活就能两不误。 安桉的加入,让沈波的驻村生活更加丰富。牙牙学语的安桉,好奇心强。进村后,她见了鸡、鸭、鹅,蹒跚着追逐,开心地嬉戏。村里人对安桉疼爱有加,令她享受到城里孩子无法体会到的乡村生活之乐。

  沈波工作中

  带着女儿驻村,沈波也有手忙脚乱的时候。有一次女儿半夜发烧,没有退烧药物,村卫生室也关门了,物理降温后依旧高烧不退。沈波决定开车带安桉进城看病。那天,车上没安全座椅,大人用的安全带只能系到安桉的腰部。情急之下,沈波找了一根皮带把安桉“绑”在副驾驶位置上。就这样,母女俩出村了。“这让我懂得身为母亲的责任和担当。”沈波说。

  东流村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贫困户有125户、349人。由于地处偏僻,配套设施相对落后,许多农家使用旱厕。沈波进村后,实施“厕所革命”,为贫困户免费改厕。同时,借幕阜山旅游公路开通的契机,她带领村组干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令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10月,东流村最后的41户贫困户已通过了脱贫验收,摘掉了贫困帽。沈波感到特别开心。她在日记本上写道:“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生活中的飘风骤雨都会过去。我们赶上了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无论是眼前的贫穷还是困难,将会是过眼烟云,甚至成为将来的一段珍贵回忆,最终我们一定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大学生村官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