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就請跟着小編的鏡頭,一同穿越“瓦澤溝-滴水寨-王莽嶺-錫崖溝-關後大峽谷-九蓮山”,共同領略南太行的魅力及醉美的南太行初冬景觀。一瀑布居左,落差80米,是從山西王莽嶺景區錫崖溝流入。

南太行,彷彿是上帝的鐘愛之地。得天獨厚的流水滋潤,給南太行帶來了豐富的植被和非常多的落差巨大的瀑布。正因爲如此,才使得這裏既具備了北方山的雄偉,又具備了南方山水的靈秀。

下面就請跟着小編的鏡頭,一同穿越“瓦澤溝-滴水寨-王莽嶺-錫崖溝-關後大峽谷-九蓮山”,共同領略南太行的魅力及醉美的南太行初冬景觀。

瓦澤溝

是韓口行政村下的一個自然村,“太行風情苑”是隱逸在深山中的一家農家樂旅館,它是這次穿越的起點。

幾棵杮樹葉子已脫落,但鮮紅的柿子如小紅燈籠一樣掛在樹梢,竟是那樣的美豔,此景也是南太行晚秋裏一道亮麗的風景!

瓦澤溝磢道左側山上兩個大小不一且獨立的標誌性山柱。

滴水寨

村子不大,很安靜,由於進出山很難,年輕人都搬到山下或者外出闖世界了,村中裏只剩下十幾戶人家,主要是在這兒守了一輩子的老人還在祖屋堅持着。

滴水寨村頭第一戶人家是一家戶外驢友接待站,這裏也是通向王莽嶺的一箇中途站。

青峯山懸崖下紅圈部位爲青峯寺(也有叫“水仙寺),由於時間關係沒能上去一觀。

順着同坡溝一路攀升,最上方箭頭所指即爲攀登的終點:西寨門(豫晉隘口),其右側山峯爲王莽嶺觀日臺。

從瓦澤溝,經滴水寨,再到王莽嶺,這段山路有着悠久的歷史,是山西人最早向河南販酒的古道,當地人也叫它“汾酒之路”。

越過西寨門,眼前豁然開朗,千山萬壑頓時呈現在眼前,如同一個巨大的天然山石盆景,柱石聳立,頗有張家界特色但更具南太行魅力,大家在驚喜之餘便四處尋景照相。

王莽嶺

由於溫差作用,綠色植物幾乎不見蹤跡,大山就直接裸露着皮膚,顯出險峻高聳的氣勢與刀砍斧削般的線條。

回望王莽嶺觀日臺及西寨門,寨門兩側的山峯如同兩枝鉛筆頭。

窟窿山上的“方窟窿”,高約十餘米,也是一座小型的天生橋,在窟窿中,可以一腳踩在河南地界,一腳踩在山西境內。

即將進入東崖自然村,村外的這一片金黃色的楊樹林,尤其引人注目。

夕陽映照下的羣峯一片金黃,格外迷人,它與金黃色的楊樹林構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美景。

錫崖溝

錫崖掛壁公路下的這片楊樹林,靜靜的屹立在山峯下,村落旁,在晚秋的季節裏,樹葉彷彿塗了一層油似的,鵝黃鵝黃,十分耀眼。它挺拔、偉岸的身軀,更像是錫崖溝人民不屈不撓、人定勝天的一種精神品格。

錫崖自然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山峯、房屋及鵝黃色的楊樹林倒映水面,美輪美奐,恰似一幅醉人的油畫。金黃色的楊樹,豪華、時尚的別墅,似在那幅油畫中見過……

再次遙望長7.5公里,高三層的錫崖掛壁公路。

關後大峽谷

村莊附近到處都是這種迷人的金黃色楊樹林,這片楊樹林旁邊可是大名鼎鼎的關後大峽谷。

“龍鳳大瀑布”,一瀑布居右,落差120米,水流來源回龍景區內石板河;一瀑布居左,落差80米,是從山西王莽嶺景區錫崖溝流入。瀑布之高,由照片下部所站之人足可證明。只是非雨季,大瀑布不夠壯觀。

峽谷邊的枯樹不知在此佇立了多少年,它仍將注視着峽谷內的變化,關注着一拔又一拔的驢友來此探險或穿越。

九蓮山

和它背面八里溝同工異曲,象個人民大會堂。

溝底巨石累累,看樣子來自億萬年前的崖壁垮塌,經年的流水已經磨去它們的棱角。

峭壁上一棵植物,造型優美,在太陽光環下,黃色的樹葉熠熠生輝,楚楚動人。

初冬的太行顯得過於寂靜,卻仍留着晚秋的印痕,如葉子的紋理般雖有些模糊,偶爾還可以聽見幾聲鳥鳴劃破天空,清脆悅耳的動聽。腳下發出咯嚓的碎片聲,拾起一片落葉放在手心端詳着,已是滿目的斑斑駁駁,光禿禿的樹枝沒有半點搖拽的葉子,天空到是出奇的晴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