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中豪,名昭茀,1905年3月出生於湖南衡陽市耒陽市。1922年秋,伍中豪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受李大釗的直接影響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伍中豪、陳芬等組建了中共耒陽黨支部,並發展了大批黨員。

1925年5月,伍中豪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軍事考官,與毛澤東結識併成爲知己。1926年7月參加北伐,隨軍進入衡陽,被中共派回地方工作,任耒陽縣團防局長、農軍獨立團團長。1927年5月“馬日事變”後,轉入武漢,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第十連連長。

1927年9月,伍中豪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副團長兼三營營長,率部首攻白沙告捷。起義失敗,部隊在文家市會師,伍中豪支持毛澤東轉兵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主張。轉兵途中,敵人前堵後追。毛澤東採用了伍中豪“時東時西,時分時合”的戰術,使部隊順利到達三灣。在建立井崗山革命根據地中,伍中豪參加指揮大小戰鬥近百次。1927年11月,在茶陵擊潰國民軍吳尚的一個師的包圍後,團長陳浩與副團長韓莊劍企圖率部投敵,時爲營長的伍中豪識破了陳浩陰謀,及時派人報告了毛澤東,挽救了革命軍隊。

1928年4月,朱德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隊伍和湘南農軍,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下轄3個師,師長由朱德、毛澤東、陳毅兼任,共9個團8000餘人,伍中豪任31團團長,戰士900人,槍械最多,是第一主力團。

1929年1月4日,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由彭德懷領導的紅五軍與紅四軍32團留守井岡山,紅四軍第28團、第31團突圍向外發展,以牽制敵人。但是,突圍紅軍向哪一個方向發展,成了會議的焦點。伍中豪深刻地分析井岡山周邊敵我態勢,主張向贛南發展,卻遭到28團團長的林彪的極力反對,林彪主張向贛東發展。毛澤東經過考慮,最後採納了伍中豪的提出的意見,親自率領紅四軍主力突出敵人的包圍,向贛南挺進。

1929年2月29日,伍中豪率部抵達瑞金城北的大柏地,抓住了敵劉士毅第15旅孤軍作戰的弱點,並利用有利地形,採取圍堵伏擊的戰術,用全團4個營把敵人趕進“口袋”,一陣強攻猛打,殲敵兩個團800餘人,生俘敵團長,取得了進入贛南第一個勝利。1929年3月20日,紅四軍重新整編,下轄3個縱隊(相當於師),伍中豪擔任第三縱隊司令。1930年6月,戰功卓著的第3縱隊擴編爲紅一軍團第十二軍,伍中豪任軍長(兼任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譚震林任政委。

1930年,10月,根據紅一軍團的命令,伍中豪帶領一個排的警衛,從吉水出發,取橫江渡調集贛西南各縣獨立團,準備向福建漳州進軍,途徑安福縣城時,突然遭到安福靖衛團的襲擊,伍中豪倉促應戰,戰士死亡過半,突圍至城郊亮家山時,彈盡援絕,犧牲時年僅25歲。伍中豪是毛澤東第一位愛將,他與林彪並稱爲紅軍中的兩隻鷹,與林彪、黃公略一起被稱爲井岡山斗爭時期朱毛紅軍的“三驍將”。

伍中豪的妻子是段鳳翔,曾經在耒陽女子職業學校任教,一九二二年寒假與伍中豪結婚,受到伍中豪影響,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4月,中共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她當選爲執委會婦運委員,並擔任縣女界聯合會會長。伍中豪和愛人段鳳翔婚後,生育有一個兒子,取名伍彭壽。她在耒陽大革命失敗後,轉到漢口任小學教師。一九三五年她攜烈士遺孤彭壽,從漢口返回耒陽,任勵能女子職業學校校長。一九三六年烈士遺孤伍彭壽方滿九歲,不幸夭折,段鳳翔後來重新結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