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

可能看上去光鮮亮麗

但是北京人心裏的愁

又有誰知道呢?

第一愁:霧霾愁

提問:“毒死你”用英文怎麼說?

回答:welcome to Beijing

以前咱北京以衚衕,烤鴨,京腔聞名;現在,咱北京以霧霾,霧霾,還是霧霾聞名。

“霧霾,我只認北京的。北京霧霾吸一口,一口更比六口長。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京津冀不相信好肺!”

這又到霧霾氾濫的季節,北京有霧霾,然而霧霾不是北京特產,北京的霧霾主要從哪兒來的大家心知肚明。您在看看全國霧霾指數,好多看北京人哈哈笑的人,就笑不起啦,只能說中國環保工作任重道遠。

我們在北京生活,都期望北京能夠回到那個“北京的天是藍藍的天兒,通州區的人民好喜歡 ,眼望豐臺高聲喊,我愛你海淀 ”的年代。

第二愁:拆字愁

提問:在你家門口寫上哪個字,最能體現和諧與富貴?

答案:拆字

這是之前微博上流行的一個段子,但是卻反着印證了咱北京人面對“拆”字的愁。外人看,拆字意味着我們能夠從草根一枚搖身一變成爲xx萬富翁,殊不知,一個拆字寫在家門口,意味着我們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遠離,意味着住了家裏幾代人的衚衕我們要說再見了,意味着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約發小喝酒耍貧了。拆字,背後有我們北京人的太多愁。

第三愁:擁擠愁

提問:在北京有沒有見效最快的減肥方法?

答案:出門

北京的第五愁,就要擁擠了!出門開車,肯定堵車,堵車着急傷神,您還急不的惱不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無論是地鐵還是公交車,就是各種擠,擠的你喘不過氣來。

家門口溜達溜達吧,全是人,看到的景色雖然既有山又有海,但卻是人山人海,看到這個景色,真是堵心啊!真實是爲擠消得人憔悴啊!

第四愁:看病愁

提問:比生病更鬱悶的事是什麼?

回答:看病!

在北京看病有多愁人,大概分爲以下幾部分:

找醫院—北京醫院多如牛毛,要找到一家離家近,水平高,收費低的醫院真的難。

掛號—想掛專家號,天還沒亮就要排隊;想掛普通號,去的時候也沒了;什麼號都沒有了怎麼辦,花高價從票販子手裏買。

看病—樓上樓下的照片子,檢查出來只是個感冒;作爲一個病人,有時候你要比醫生更有耐心;醫生診斷完了開藥,看價錢覺得心臟好疼。

第五愁:搖號愁

提問:在北京最貴的鐵製品是什麼?

答案:北京的車牌子!

據悉,咱北京搖號最新的中籤率是1:2206,快比中獎還難了。看着就跟鬧着玩兒似得,搖號如今已經到了看的就是熱鬧,玩的就是心跳的階段了。妞子我逛搖號貼吧的時候,甚至看到了有的搖號人,已經發布了“生命不惜,搖號不止”的誓言,足可以見搖號對咱們北京人來說,真是難,難於上青天。

第六愁:買房愁

提問:北京房價如何?

回答: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這一點,小編就不多說了,您直接看圖吧!

看完了您一定會這樣說:不管怎麼控,不管降多少,反正我買不起!唉,愁死我了!

第七愁:養老愁

提問:人老了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回答:葉落歸根

在咱北京,最近養老也很愁,爲什麼?本來之前養老愁就愁個子女看望次數少,養老金給的少。現在咱們還要愁異地養老。以後我們父母老了或者我們自己老了,可能就不能在北京養老了,我們看望他們或者子女看望我們,現在已經很多跨區的,將來可能還要跨省?唉,想想真愁。

第八愁:上學愁

提問:您這麼奮鬥爲了什麼?

回答:爲了孩子!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想不能讓孩子落在起跑線上,所以就得愁什麼雙語幼兒園,特色幼兒園,就算擠破頭,咱孩子也必須去上;上小學,初中或者高中,可能劃片分配,所以要愁購買學區房的事情;孩子上大學了,還要愁給他選專業,選學校,考慮就業等等一系列問題。

第九愁:故鄉愁

提問:《老炮兒》最讓你淚奔的一句臺詞是什麼?

回答:宣武都沒了,這信往那寄?

不僅是宣武、崇文人,其實每個北京土著都有一段鄉愁。因爲我們身在故鄉北京,然而北京卻沒了。

在北京人眼裏,北京並不是什麼首都,真的只是我的家——越長大越思念的故鄉。老北京人少了、衚衕少了、聽戲的少了、提籠架鳥的少了、規矩講究少了、有裏有面兒的少了……

我們深愛我的故鄉,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割捨不斷的深情。但對我而言,我的故鄉北京其實再也回不去了。

第十愁:身份愁

提問:最不敢和別人說什麼?

回答:我是北京人!

因爲我就算說了我是北京人,我一樣買不起房,買不上車,掛不上號。。。。

作爲北京人,在自己家門口找個聊天兒的都少了,在自己的家這一畝三分地上,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土著身份,有時真的是一種愁,一種悲哀。

第十愁:喫喝愁

提問:哪兒能喫到地道的炸醬麪?

回答:自己家裏!

在北京大街、衚衕,到處都能見到“老北京炸醬麪”的門臉兒,北京人從來不去這些地方喫炸醬麪,大家都知道這是給外地人喫的。

南鑼鼓巷、王府井等地,什麼“正宗老北京涼皮”“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冰粥”“老北京天府豆花”“老北京蝦棒”等等,比比皆是,可處糟改“老北京”,把自己老鄉坑的一愣一愣,也真是夠缺德的。

在北京想喫點地道的北京喫食很難,滷煮、炒肝兒、爆肚、煎灌腸、豆汁兒等等,您得四處踅摸,還不一定找家地道正宗,喫着對味兒的。

指不定哪天,咱們老北京的這些喫食也沒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