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圖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時候每個男孩子都崇拜軍人和警察,其實更重要的是喜歡槍吧。總覺得拿上槍之後誰都不怕,搖身一變成爲孩子王,玩具手槍應該是很多男孩子接觸到的第一件“武器”。多年之後自己來到部隊才發現,原來當兵也不一定有手槍用啊!

  ▲ 小時候手裏的“神器”

  1

  大家都知道,手槍攜帶方便,殺傷力也不弱,因此,各國特種部隊廣泛使用,即便特種兵掌握再多技能,他都必須擁有一把手槍,或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保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比較厲害的手槍還真不少,下面列舉兩個:

  1、勃朗寧大威力手槍當時設計的要求是,武器尺寸必須是緊湊的,供彈具容量至少裝填10 發子彈(配用可拆卸式彈匣),具有外置式擊錘,能夠殺死在50米(54.68碼)以內可以看到的任何人。其最後的標準要求是發射的子彈口徑爲9 毫米或更大,彈頭質量約8克,而槍口初速爲350 米/秒(1,148.29 英尺/秒)。它是實現這一切而且總重量全控制在1 千克(35.27 盎司,2.2 磅)。

  2、柯爾特即M1911 A1式11.43毫米自動手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手槍,被許多國家軍隊採用。作爲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款手槍,M1911的戰鬥力是不容置疑的。採用的是超重的彈頭,重量達15.16克、而這重達15.16克的彈頭所產生的威力是9毫米子彈所難以匹敵的。

  相信大家還記得電影《戰狼》中的一幕,當步槍子彈打完以後,男主角拿起了隨身配備的手槍,並與僱傭兵展開了對射,並最終殺死了對方,既然手槍如此重要,那麼,各國軍隊中爲何普遍不給士兵們配備手槍?很多人都說是因爲沒錢,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難道步槍就比手槍便宜嗎?

  2

  普通士兵通常以班組爲單位集體行動,近距離交火的機會非常少,近距離狹窄區域交火的機會更少,因此在執行戰鬥任務時基本用不到手槍。在高強度快節奏的戰場對抗中,火力持續性很重要,火力中斷就意味着死亡。

  但是步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往往在400米以上,也就是說當敵人距我方400米時,就可以使用步槍進行射殺了。而敵人在前突的過程中,依然可以用步槍進行射擊,即使敵人突到面前,也可以使用步槍自帶的槍刺來拼刺刀,因此步槍是一種遠近距離都可以使用的通用性武器。

  ▲沙漠之鷹

  因此手槍再重要也只是一種輔助型武器裝備,與步槍等主要單兵武器相比,手槍的作戰效能明顯不太出色。況且,世界上大多數手槍的有效作戰範圍約50米,即便經過強化訓練,要想在15米以內準確擊中目標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手槍看似簡單便攜,其實技巧遠複雜於步槍。若是以軀幹爲軸心進行運動,爲了提高命中率,其射擊半徑(不是射程)大於步槍。

  還有重量問題,別看手槍看上去比較小巧,但全套的手槍重量並不輕。全套手槍重量要達到近2公斤,這對於全部負重20多公斤的士兵來說是有較大影響的。

  3

  說了這麼多不配發士兵的原因,很多小夥兒伴要說了:原來手槍這麼“菜”,這麼不實用。不,以上只是針對於大部分兵種和職位,它在戰場上還是有用處的,不然研製它幹啥?只是手槍一般只給軍官、特種兵、裝甲兵、飛行員等職位配備。因爲它自身獨有的優點很適合於這些職位。

  1、與其他槍械比,它質量小,體積小,便於隨身攜帶,這就有很大的優勢,畢竟軍官一般處於後方指揮所,不必衝鋒陷陣,難道要他們揹着把步槍判斷軍情、指揮作戰?

  ▲USP手槍

  2、槍管較短,適合於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裝甲車廂和機艙空間都很小,不適合大型武器。

  ▲左輪

  3、彈匣供彈,自動手槍彈匣容量大;多采用半自動(單發)射擊,戰鬥射速爲30~40發/min。這對於自衛來說也是可以的,尤其是特種兵執行敵後滲透任務時,攜帶大威力手槍目標也不會太明顯。也可作爲臨時救急的武器使用。

  這期武器介紹就到這兒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衝鋒號工作室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

  刊期:1385期

  編輯:宇先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