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韶光正浓,湖边少女独自饮酒而醉,“沉醉不知归路”,忘了归路。十六岁的她,天真活泼,所以才会深情描写藕花深处的那场邂逅。

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小凡谈历史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两首如梦令,让她年少便名声大噪。虽然自古以来“才藻非女子事也”,但值得庆幸李清照生于开明之家,家风家教良好。这也使得李清照有一个率真富有童趣的少女时光!
下面一起欣赏一下李清照这两首如梦令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看韶光正浓,湖边少女独自饮酒而醉,“沉醉不知归路”,忘了归路?反而更愿意相信是那颗芳心沉溺于自然风物,不想回去呐。荷叶的清香倒是更吸引人呢!眼看落日西沉,残阳也在一点点消失,她也终于撑起了小舟准备回去啦!
可是,,归路在哪呢……
踏着细碎的夕阳,穿过田田荷叶,她彻底困惑了,一个不留神,就仄入了一片藕花。她急忙划桨争渡,却不想惊到了洲渚上的鸥鹭,吓得那些鸥鹭扑棱飞的好远。反过来想想,鸥鹭又未必没有吓到少女。
诚然,少女情怀总是诗!这是李清照写下的第一阙清词,便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惊煞世人眼眸!一个“惊”字,满满的画面感又富有趣味。十六岁的她,天真活泼,所以才会深情描写藕花深处的那场邂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宿醉未消,或许是前一天晚上兴致太高,不小心多饮了几杯罢。而后陷入梦乡,伴着细雨醒来,便是问侍女窗外海棠可还安好。 她呀,爱花惜花也懂花,所以,听到“海棠依旧”的答案,是有点不满意的。最令人动情的一句就是这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也能看出李清照的多情婉曲。
十六岁,她天真活泼。
十七岁,她雅致多情。
我想与这个时期的你,相逢于千古风月,管它归路何在,不醉不休!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