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必須尊重孩子學習規律,不能一味的逼迫,否則只會適得其反。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一味的逼迫孩子也是要不得的,想要孩子未來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家長可以逼迫,但是要以興趣爲基礎。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要說起鋼琴家,我們就不得不說起郎朗,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很多人都歸結於他父親對他的嚴厲教育。據說當初郎朗的父親爲了讓郎朗學琴,每天天不亮就會逼着郎朗練琴。正是因爲郎朗的勤學苦練,所以纔會有了後來的成就。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很多人都把郎朗的成功歸功於勤學苦練,認爲孩子只要逼迫一把,孩子就能成功。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天賦。很多人都說有志者事竟成,努力是很重要,但是比努力更加重要的是天賦。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愛迪生這樣的一句話“天才就是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事實上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其實這所謂的1%的靈感或許就是天賦。

郎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郎朗出生在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在他兩歲半的時候就能看動畫片彈出上邊的基本旋律。而且在之前,完全沒人教他彈鋼琴。這是什麼?這就是天賦。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郎朗的父親就是因爲看出了兒子的天賦,所以才逼迫兒子學鋼琴。當然郎朗父親所謂的逼迫是建立在郎朗的興趣之上,因爲郎朗對鋼琴感興趣,所以他的父親纔會如此。畢竟有天賦是一方面,如果不多加練習的話也不能成爲大師。

很多家長只看到郎朗父親的逼迫,看不到是出於天賦的逼迫。他們想當然地認爲,想要孩子成才,只要家長好好逼迫就行了。如果努力真的有用的話,那麼還要天才幹什麼。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必須尊重孩子學習規律,不能一味的逼迫,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一味的逼迫對孩子的傷害

1.會讓孩子厭煩所學的東西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家長只是逼着孩子學習,那麼孩子不但學不會,還會浪費時間。鄰居一小女孩才八歲,家長看到學吉他不錯,於是便不顧孩子反對給她報了一個吉他班。

然而孩子對吉他並不感興趣,學了幾個月,孩子只會談個幾個調。家長很是憤怒,然而憤怒並沒有用。相反孩子非常喜歡畫畫,家長沒有給她報班,但是孩子自己學習,也學得有模有樣的。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家長逼着孩子學不感興趣的東西,只會讓孩子對所學的東西產生厭惡。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2.會讓孩子產生叛逆

之前的時候孩子到了初中才會叛逆,然而現在的孩子才幾歲就學會了叛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家長不瞭解,反而逼着孩子學其他只會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就像是明明是一條淡水龜,偏偏還要把它往海水裏放生,並且美其名曰是爲了小烏龜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性,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逼迫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有些叛逆是表現在明面上的,而有些叛逆則是表現在內心。內心叛逆比明面的叛逆更是可怕。逼迫孩子也要尊重規律。

3.不利於孩子的長期發展

一時逼迫還好,長久的逼迫則是壓抑孩子的天性,長此以往則是會讓孩子養成服從的性格,他會變成一個接受別人安排,沒有任何想法的人。一個只接受別人的安排,沒有一點自己想法的人,他的未來是註定會平庸的。

想要孩子更加的優秀,一定不能逼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一個,都有自己的想法。當家長的更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在孩子選擇錯誤的時候給孩子一定得知道。要知道家長只是指路者,而不是掌舵者。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那麼如何更好的逼迫孩子學習呢?

其實孩子還小自控力不強,家長逼迫孩子學習也是爲了孩子的將來考慮,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逼迫孩子的時候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1.以興趣爲基礎

郎朗的父親逼迫也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無數次的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沒錯。當家長的想要讓孩子成才,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的興趣之上。如果孩子對畫畫感興趣,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特長。

可以爲其報輔導班,並且在孩子出現懈怠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所謂的逼迫,或者叫做督促。這樣的教育下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學有所得,並且也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失去了以興趣爲基礎,那麼逼迫也是無意義的。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2,滿足孩子的成就感

人人都需要一種認同感,孩子學東西也是一樣的,也是需要成就感。如果孩子只是枯燥的學習東西,並沒有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那麼孩子就會對所學的東西產生厭煩,甚至是懷疑自己。就像是一個走在沙漠中的人,突然看到遠方的清泉一樣,這個時候無論他多累,都會堅持的。

3.多進行鼓勵

其實無論是學習彈琴還是其他,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有的家長就只會打擊,他們認爲孩子不能誇,一誇孩子就飄了。事實上,批評也是可以的,逼迫也是可以的,但是也要進行鼓勵,就像是勞逸結合一樣。

如果孩子遭遇了挫折,家長只是挑孩子的毛病,不想着去鼓勵孩子,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還會讓孩子不願意和你說話。批評誰都會,但是鼓勵卻不是人人都會的。當家長的學會鼓勵也很是重要。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父母一味地逼孩子,或許只會適得其反

郎朗的成功不可複製,一味的逼迫孩子也是要不得的,想要孩子未來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家長可以逼迫,但是要以興趣爲基礎。沒有誰會喜歡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孩子也是一樣的。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