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

搭載全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Leo·靈」的

Roadstar 無人車在烏鎮提供運營服務

什麼是 L4 級的無人駕駛量產方案?高可靠性、穩定性、價格低是被提及的最多的,但在真正的大規模量產來臨之前,還是個未知數。

今年對於無人駕駛行業而言,喜憂參半。喜的是,國內外的無人駕駛公司,都獲得了驚人的融資,獨角獸已不能形容;憂的是,Uber 無人駕駛在路測中造成撞死人的事故,特斯拉車禍不斷,近日下架無人駕駛官方選裝包,避免誤導消費者。

坎坷激進中,無人駕駛的發展,也漸漸定調:10 年內,完全的無人駕駛難以成熟狀態面世,5 年內以普及 ADAS 功能爲主,在交匯穿插的時期,L3、L4 的方案茁壯成長,由小到大,覆蓋越來越多的場景,直至迎接可能到來的完全無人駕駛的時代。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談論 L4 級無人駕駛方案的商業化落地,會更爲現實。在已經湧現出的場景中,不乏環衛、港區、礦區、最後一公里、(半)封閉園區等,這些場景相對可控,同時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被很多公司視爲救命的稻草。

厚勢聯合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AIT)推出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精品培訓課程,參加本課程,除了學習行業的熱點技術和知識,還能結識交大和同濟的專家教授、博士和各主機廠的人士。歡迎點擊如下鏈接報名,或聯繫微信號:autoHS,電話:‭183 0185 8119‬

培訓報名:自動駕駛感知、建圖與定位——針對自動駕駛具體場景及其所需功能提供算法實戰輔導

培訓報名:全面瞭解並掌握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其管理系統

但,還有一個比較棘手的應用,它有着誘人的市場前景,最被資本看好,只是因爲巨大的不確定性,少有人敢涉足。

它便是未來出行。所謂的未來出行,即無人駕駛的車輛給用戶提供出行服務,私人汽車可能會消失,司機也不復存在。這不僅僅會減少大量人力成本,同時也會減輕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實現綠色出行的目標。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如此美好的終極目標呢?首先要從簡單路況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做起,積累足夠的技術、產品經驗。

目前絕大部分以實現無人駕駛出行的公司,還停留在少數車輛的測試過程中,在測試里程、覆蓋路況等多方面,極爲欠缺。因此,要走的更遠,首先要跳脫開當下面臨的問題。

於是乎,在伴隨着各地開放公共區域測試道路的同時,定位於做無人駕駛出行的公司,也在加緊擴充無人駕駛的車隊,爭取單位時間內積累足夠多的經驗。

Roadstar 聯合創始人周光表示,無人駕駛技術的升級,經驗積累,分不同個階段,現階段公司擁有十幾輛基於林肯 MKZ 改裝的無人車,下一步計劃將車隊擴充至百輛左右,車型也會用其他的替代,更遠的計劃則是車隊從百輛擴充到千輛,萬輛。

無人駕駛的方案,應用到不同數量級的車隊,需要解決的問題會有巨大差別,但這一定是無人駕駛發展的方向和路線。因此現階段談的 L4 級無人駕駛出行的量產方案,應該是針對百輛級車隊的規模。

適合百臺量產的方案

Roadstar 最新發布的自動駕駛 Level 4 解決方案「Leo·靈」,就延續了這樣的特性:使用了 5 顆多線激光雷達、8 顆攝相頭、數個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NVIDIA 芯片的工控機作爲主運算單元,FPGA 的預處理計算單元完成更精準的前融合,功耗維持在 500W 以下、算力可達 10Tflops 左右。

在硬件上,整套方案已經保證了冗餘性,單個傳感器的失效,也不會使得整個系統失效,最大限度滿足了系統的可靠性。軟件上,自動駕駛系統基於 Linux 內核開發,運行穩定。

周光表示,目前核心處理器方面,在關鍵部分會進行雙備份,軟件系統上採用單系統運行的方案,他認爲 Linux 系統已經得到多個領域的認可,運行穩定,因此係統宕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且這套無人駕駛的方案,對於系統失效的邊界是,本身行駛在相對簡單、可控的區域,有駕駛監管員(遠程備份),緊急情況系統具備的能力是低速將車輛停在路測,最極端情況下系統可以通過看門狗監控系統運行狀態,預見到特殊情況會重啓系統。

公司也預留了遠程駕駛監督員的角色,初始會是一對一,未來會視情況調整比例。但現在階段針對百輛運營的規模,並沒有打算讓遠程接管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因爲無論從使用的場景,還是現有的通訊技術狀態來看,遠程介入還不太適合。公司希望目前無人車能儘量具備足夠的端智能。

多顆激光雷達的配置,使得感知環境的精度大大提升,周光表示,目前的感知精度能達到 0.13 度的角分辨率,爲業內領先。結合其他傳感器,結合其他傳感器,精準感知距離從 80m 提升到了 150m。這當中,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

衡量表示,量產的因素還包含了數據的流水線作業流程,無人駕駛車在行駛過程中,自動採集數據、上傳平臺、標註,快速的迭代技術。還要擁有完善的仿真平臺,在測試技術的可靠性、成熟性過程中,充當有力的助手。

高精度實景地圖技術

周光展示了高精地圖的小視頻,視頻中,現實世界的道路,以清晰細膩的線條勾勒在畫面中。無論樹木、車道線、交通指示牌,還是路旁的隔離欄,都以近乎真實映像出現在了畫面中,周光將其稱爲高精度實景地圖。相比於以往見到的地圖,有非常大的不同。

要做到這些,不僅是使用了傳統的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同時在軟件處理上,也有自己的黑科技,保證地圖生成的數據量不至於龐大,效果也保持的較好。沒有好的地圖技術,無人駕駛看見的世界也自然不夠清楚,連鎖反應會最終影響整個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針對即將使用的場景,高精度實景地圖的更新頻率並不高,數小時更新一次,每次更新的數據量也不多。周光認爲,這樣的地圖技術已經可以滿足當下的使用場景。

周光相信,這樣的高精度實景地圖技術,會引領行業的潮流。

運營促進技術提升

百臺的量產規模,也要面對軟硬件的可靠性、魯棒性、易安裝維修等問題。除卻零部件經過了各種品質、耐力測試,在設計、生產上也費了不少功夫。

「Leo·靈」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平臺穩定性得到全面提升,如上一代產品在更換零件時需要拆開裝置整體,耗時 2 天時間,而全新一代針對量產的「Leo·靈」無需拆卸整體裝置,只需幾分鐘即可替換不同零件,在組裝和生產環節都表現出極高的可維護性,也將適配更多的車型。整個生產、調試時間可以縮短到半天,可實現兩天就讓無人車擁有完整的自動駕駛能力。

另外衡量指出,量產之後在真實道路上的運營,是技術提升很重要的一環。

雖然現在政府也規劃了一些開放道路作爲測試,但更有效的路測是在更廣闊的道路環境下積累的,他們希望路測過程中,無人駕駛公司擁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夠挑選一些更有價值的測試環境,加快研發進度和技術的升級。

運營百臺的無人車,是初次嘗試,公司會盡量做足功課,將可預料到的問題都先期提出解決方案,對於無法預料到的,只能邊走邊看,隨機應變。另外在初期,爲了更快速地開展無人車的運營,會藉助第三方的出行服務公司,進行託管運營,減輕公司運營的壓力。

作爲一個百臺級的量產 L4 級無人駕駛方案,價格也是一個關鍵因素,Roadstar 整套無人駕駛系統的價格約 30萬RMB。

衡量表示,目前的融資已經可以從容支撐運營數百輛規模的車隊三年,未來公司也會考慮涉足一些更容易商業化的項目,以及繼續融資。最終的目標,公司希望成爲一家出行服務的公司,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創業公司需要面對巨頭的競爭,但並不是全無優勢。衡量相信,在這個時代,依然會存在“不以數量取勝的技術創新對行業的顛覆”。

文章來源:高工智能汽車

責任編輯:啜小雪

-END-

文章精選

智能駕駛

BBC自動駕駛紀錄片

爲什麼說百度阿波羅畫虎不成反類犬

車載雷達通信系統綜述

智能時代測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挑戰與機遇

新能源汽車

全國50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大盤點

鋰電池發展趨勢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

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綜述及展望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項目和評論

以色列最強10家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37個汽車分時項目盤點

汽車產業3大趨勢

這些大神從Google出走,創辦了五家(命運各異的)無人車公司

無需基礎知識,理解自動駕駛高精度行車定位技術

爲您對接資本和產業

新能源汽車 自動駕駛 車聯網

聯繫郵箱

[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章「你敢喫螃蟹嗎?Waymo 成爲第一個AV收費出租車公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