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漳州记忆影像见证40年之辉煌成就】长泰:从小城关蜕变成新城区

辉煌成就

《闽南日报》11月8日第4-5版

旧照

上世纪90年代龙津溪两岸  林冠福 供图

昔日圆池 黄云辉 摄

上世纪90年代人民路一隅  林冠福 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初下米市江滨一隅 林绍贤 摄

上世纪90年代长泰县城一隅 林冠福 供图

新貌

天蓝水碧新长泰  连俊清 摄

城区新貌 连俊清 摄

长泰

从小城关蜕变成新城区

如果说,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宜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硬性指标,那么,长泰则正用“眼见为实”的变化,一步步生动诠释发展的定义。

从县城沿着北环城路向东,半小时抵达厦门特区,从状元大道向南走圣王大道,未来15分钟即可到漳州市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长泰拉进厦漳半小时生活圈;出门见绿、入眼即景成为一种常态,遍布城区的公园,让长泰的百姓习惯了休闲散步、慢道骑行,让广场舞、太极拳、气排球等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小县城的每个角落,为长泰城区市民送来了安居乐业的福利,也温热了外地客商在此投资置业的信心。

曾经小小的城关,如何蜕变成一座现代化新城区?

发展的篇章从20世纪90年代拉开序幕。“小县大城关”战略助推全县居住小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先后拆除建设路及人民路低层旧建筑楼房,改造为武德园汇景园(现陶然园小区),长泰自此开始有了7层以上住宅建筑楼群。随后,后洋新村、外武小区、文昌小区等陆续拔地而起,解放路及罗山小区周边工商银行、邮政、供销社的建设,使“花县春风”胜景更具有现代感。宽敞明亮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和政府办公大楼相映成趣,在厚重历史的气质里添加了年轻向上的时代朝气。

而后,旧城改造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城区面貌焕然一新。1999年,武德园进行改造提升;2000年,江滨公园及建设路、人民路进行改造提升;2008年,解放路片区改造启动,实施圆池周边环境整治、县城夜景亮丽工程和大排档清理整顿以及角泰路道路两旁绿化美化,大大提升了县城品位。同时,城区建设也进行了拓容升级。2000年以后,建设南路两侧开发龙鑫花园、江华苑、泰龙花园等商品房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5年,完成县城商业中心、泰景园等精品工程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89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达34.68平方米。

升级改造后的东部城区居住条件,开始有了较大改善。各小区周边陆续配备市场大楼、学校、银行、公共厕所等设施,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63%,人居环境舒适和谐,成为长泰东边的繁华地带,不少厦门、泉州等周边县市区市民选择到长泰安居置业。

2011年,长泰县提出“再造一个新城区”的重大构想,县城西区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新区,安排新建一个文体中心、一个城市综合体、一座安置小区、一个新校区、一个绿水景观园,全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结构优化的城市新区。

新城区基础配套设施随之不断完善。2013年,长泰县以打通总投资7.9亿元的状元大道为“主轴”,全力推进建设北路至戴诏亭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银泰路、顺和路等共26.58公里的7条市政道路基本完工;2014年,人民路延伸、政通路等市政路网竣工通车,道路景观绿化、污水管网等基础配套完善提升,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流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拉开了县城整体框架;2016年,文体中心、文博馆(文庙)等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2017年,长泰一中新校区建成投用;2018年,三小、四幼建成投用,新城区建设场面和形象持续做大。

开发建设的触角持续延展。龙津园(二期)、文昌公园、国泰路人行天桥等项目陆续建成投用,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此时,县城建成区扩大到4.85平方公里,形成了“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建设一江两岸、打造宜居城市”的城区开发建设格局。

2017年,城区建管走向精细化。城乡总体规划、“多规合一”、城市设计等规划加快编制,11条县城区管网及道路完成改造,城西公园等公共配套启动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270个,群众反映的排涝难、停车难等问题进一步缓解,文明城市深入创建,“门前三包”有效落实,“数字城管”启动建设,城区档次明显提升。

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开放成果。改革开放至今,长泰县在变“大”、变美,从量变到质变,从昔日的“农业县”成长为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民生高水平、开放高层次的富美活力新城,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的汇报单上,一笔一划列上“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等可喜佳绩。                                      说

黄国明:

新时代的新一中 越来越好

长泰一中新校区  连俊清 摄

“现在的校区,办学条件真是好。” 63岁的黄国明站在长泰一中新校区里,不禁感慨万千。作为刚退休不久的长泰一中原副校长、物理老师,黄国明1975年便在长泰一中任教,见证了学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长泰县第一中学,1942年创办于岩溪镇,命名“长泰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后更名为“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78年,长泰一中才有了第一栋两层教学楼。“当时学校资金有限,为了尽快建成,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运沙子、挑混凝土,参与到建设中。”40年前的这一场景,依旧深深印在黄国明的脑海里。不仅教学楼简陋,当时的住宿条件也十分艰苦。“以前学校100多名寄宿学生,都住在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礼堂里。”黄国明回忆,“600平方米左右的礼堂里排满上下铺床位,教师们都是挤住在旧平房和闽南老厝里。”这样的情况直到1980年学校建设了宿舍楼才得以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泰一中也搭上了科技的“快车”。黄国明笑着说,1999年,长泰一中电教综合楼落成,搭建了校园网络、演播中心,引进电脑设施进教室,成为全市最早开通校园网的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进,让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那几年学校高考成绩屡创新高,33%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黄国明自豪地说。2006年,长泰一中晋升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

2014年,为适应城镇化进程,长泰一中新校区动工建设,该项目成为长泰县重点民生建设项目之一。彼时,黄国明已临近退休,学校的新面貌也成了他的新期待。2017年9月,长泰一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在这座占地面积155.78亩,可容纳72个班级、3600多个学生的现代化校园里,拥有各类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各种功能用室配备齐全。

校园占地面积从50亩到150亩,教学楼从瓦片平房到现代化建筑,课堂从粉笔配黑板到现代化触摸新设备、立体展示教室,四十年来,长泰一中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黄国明感慨地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校园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新时代的新一中,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潘丽珍:老年生活越来越幸福 

漫步龙津溪畔 王文强 摄

晚上七点半,长泰县城武德园的小广场上,音乐声准时响起,一群身姿矫健的阿姨开始了她们的“聚会”,伴随着不同的音乐节奏,跳起不同类型的舞蹈。

今年64岁的潘丽珍是这支武德园广场舞队的辅导员,跟广场舞的缘分从二十多年前就算起了。“1992年,我就开始参与广场舞活动,当时都在一个小公园里,主要是学健身操、太极剑之类的。”潘阿姨说,“公园不大,但是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如今,曾经的那个小公园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县城里的公园却越来越多,陶然园、武德园、外武园、龙津园等都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也涌现出了很多广场舞队。“就像新建的龙津园,据我所知就有四五支广场舞队呢!”潘阿姨乐呵呵地说,“以前老年人没地方休闲娱乐,现在公园多了,还配齐了公厕、路灯,老体协也对广场舞队进行规范管理,我们跳起舞来方便、安心,也舒心。”

2009年以来,长泰县连续8年举办全民健身展示活动,2018年举办了长泰县首届广场舞比赛,为喜爱跳广场舞的老年朋友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展示舞台,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广场舞活动的发展。截至目前,长泰全县共有广场舞队近百支,每个村至少有一支广场舞队,仅武安镇就有超过五十支广场舞队,老年人的生活从几十年前的单调乏味,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最近,武德园广场舞队正在学习新的舞蹈,为即将参加的元旦表演进行准备,潘阿姨和姐妹们一想到有机会可以展示风采,就充满了干劲,“参加广场舞活动,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周道恩:见证长泰县城市的变迁

今日圆池 连俊清 摄

“60×100米是当时的设计尺寸,我记得很清楚。”今年86岁的周道恩笑着回忆,“别看现在人民路圆池是群众散步的好地方,以前可是一口大鱼塘。”作为一个跟城镇建设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长泰发展的每条脉络,周道恩都熟稔于心。

1958年,周道恩被选送到福建省建设厅参与培训学习,进入长泰一家建筑公司成为技术员。“长泰真小。”是他初到长泰的第一印象。“当时的主街道就是短短的一段解放路,还是铺着石板。”虽然是主街道,但沿街两边并没有进行规划建设,一边是居民区,一边是政府大院。就是这样巴掌大的地方却让周道恩有了留下奋斗的想法,“想用自己所学知识为这里的发展出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泰的新楼房越来越多。然而建设项目零零星星,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的状况,让时任长泰建设局局长的周道恩,有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一座城市应该有个主体架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建发展。”如何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出行,又要少占用耕地?是在原先老街道的基础上修建还是重新开垦一条新的道路?没有经验可借鉴,周道恩和建设局的设计团队在摸索中前进。

问题接踵而来,一个个解决。“当时人民路向西延伸要经过一片园地,正巧有三口鱼塘。”在施工队填埋了两口面积较小的鱼塘后,周道恩有了新想法。“填埋鱼塘费时费力,而且填埋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安全。不如留下,让路绕行,才有了现在这道风景。”

城市因建设者而生动。有了主干道,铺设了水泥路,沿街两边的商店多了,长泰从主干道辐射开来,不断扩建发展,活跃了起来。“长泰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音。我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很荣幸。”周道恩动情地说。

林丽秀:这是个适合生活的小城

龙津园,百姓乐园 王文强  摄

武德园里舞蹁跹  王凯英 摄

“长泰很适合居住,环境好空气好,等街道修改完成后,出行就更方便了。”在长泰县武安镇金座丽景小区楼下,住户林丽秀说起长泰的变化赞不绝口,相比繁华的大都市,她更喜欢长泰这座小城的安静。

每天清晨散步已经成为林丽秀多年来的习惯。“我们小区正好在龙津溪旁,这几年龙津园、步行桥、文昌阁步行栈道等陆续修建起来,出了门看到的都是风景。”在她的回忆中,龙津溪两岸没开发时一片荒芜,长满杂草大树,没有路灯,太阳落山就一片漆黑。如今,沿河两岸绿树成荫,小区楼房座座拔地而起,夜晚的龙津园里广场舞、轮滑、街舞轮番上演,绿道上散步者三两结伴同行,小区周边已经成为长泰群众休闲好去处。

小区不仅周边环境好,内部环境、管理也让林丽秀幸福感满满。“我们这个小区不仅配备有儿童玩乐区,还有健身器材,绿化也做得挺好。最好的一点是人车分流,老人、小孩在这里散步、玩耍都很安全。” 林丽秀得意地介绍起小区来。

“小”是林丽秀对以前长泰的印象,如今大型超市、电影院、美食店等陆续进驻,吃喝玩乐住行逐渐满足群众需求,“生活在长泰很轻松很舒服。” 

 ⊙林少波 王文强 王凯英 黄冰丽

本期编辑 苏奕斌 刘婧

值班主任 黄妍婷

闽南日报社要闻部 诚意出品

新闻热线:0596-2528110,114

闽南日报社微信矩阵

闽南日报

mnrbwx

漳州新闻网

zznewscn

视觉漳州

sjzz0596

闽南日报车友会

mnrb-cyh

闽南日报小记者

mnrb-xjz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