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24日電 (楊予頔)“30年古着,100年古董,那個年代生產的東西,無論是使用的面料、細節的剪裁,甚至是用途,都有着那個時代的縮影,是很有價值的。”在成都經營兩家古着店的孟陽明說。4月24日,記者來到了成都深巷老院中的中古店探訪。

火山Vintage主要出售的是古着配飾。 楊予頔 攝 “中古”一詞源於日語,原意爲二手,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買賣舊物的消費觀念和流行文化,受到年輕人追捧。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成都的大街小巷也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而藏在居民區內的一些古着店也開始重新開門營業。

火山Vintage主要出售的是古着配飾。 楊予頔 攝 火山Vintage開在成都武侯區玉林路的一個老院內,不大的店鋪擺滿了服飾、首飾等各式各樣充滿年代感的商品,主打歐式風格的古着配飾。該店主理人高燦燦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對古着有誤解,“他們可能會認爲古着就是二手、舊貨,很髒,但喜歡的人就是喜歡這些寄存着老時光印記的東西,覺得這些東西很有魅力。” 受疫情影響,部分國際航班取消、國際物流停運,讓部分古着店的商品庫存出現問題。說到自家庫存,高燦燦有些赧然:“因爲我一直在爲開新店做準備,所以囤了很多貨。疫情形勢比較嚴峻的時候我還比較‘穩得起’。而且我是與日本公司簽訂的合同,進貨都是採用國際物流,現在物流恢復了,我也不是很擔心。”

別所古着內出售的充滿年代感的玩具、擺件。 楊予頔 攝 而對於另一家也是從日本進貨的中古店來說,進貨的問題還是給店鋪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別所古着位於成都錦江區東糠市街的一個老院內,以銷售充滿年代感的玩具、擺件爲主,“以前我每個月都會去一次日本自己挑選貨品。但是因爲‘鑽石公主號’的事情,我們提前做了預判。所以在疫情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去了一趟泰國,要是再晚一點,我們可能就回不來了”,說起自己的進貨經歷,別所古着的店主孟陽明十分慶幸。但從目前店鋪的整體經營情況來看,孟陽明認爲充足的庫存也可能因疫情而出現滯銷,“以前我們每天到店的顧客大概有300人左右,現在可能就50個人。” 中古的商品,一直以來因爲品質、衛生等問題而備受詬病。在疫情期間,顧客對於衛生方面的問題更爲注意。高燦燦坦言,爲了保證商品的品相,他們無法做到100%全面消毒,“因爲是老物件,很多物品是經不起清洗的,所以我們都是儘量做外在的消毒。我還是更想保證它的完整度,所以我們進貨時,都會盡量選擇一些未使用的保存品或者成色較新的東西。”

別所古着內出售的充滿年代感的玩具、擺件。 楊予頔 攝 “我們去進貨其實自己本身也會擔心,所以不管是在疫情期間還是平時,我們都很注意這個問題,”孟陽明告訴記者,在接手貨品的第一時間,他們就會對貨品進行酒精噴灑,隨後高溫消毒,儘量保證貨品的安全。

中古文化是小衆的,擁有着一批忠實而又穩定的“粉絲”。作爲經營者,高燦燦和孟陽明都有在成都繼續開店的想法,高燦燦說:“我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理想和抱負,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個文化,並且喜歡它。”(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