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节(Tihar)被公认为尼泊尔的第二大节日,持续五天,而灯节重要性的一半在兄弟姐妹节(Bhai Tika)身上。

在这一天,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必须欢聚一堂,姐妹们给自己兄弟点上提卡(红色朱砂吉祥痣),也是人们全年最重视的日子之一。

兄弟姐妹节日起源于一个神话——

某天,阎王向一位阳寿已尽的男子索命,男子的姐姐向阎王祈求:“请允许我给弟弟点提卡送行。”言罢,她一面开始准备点红仪式,用酥油洒满祭坛,奉上坚果与金盏花供养;一面热情地款待阎王。阎王被她的虔诚感动,应允满足女子一个愿望。姐姐拜谢后说道:“今天我为弟弟做点提卡的仪式,请等祭坛上的油迹干了,坚果被水浸透,金盏花凋谢之后,再将我的弟弟带走。”阎王听闻此言,只好无奈地离开,因为酥油不会干,坚果不会被水浸透,金盏花永不凋谢。

于是,尼泊尔女子在这天就会为自己兄弟点上提卡,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这种提卡与平时的提卡不同,有多彩颜色,被称为“帕依提卡”,意思就是给弟弟点的提卡。

如果说中国的“双十一光棍节”秀恩爱是虐汪的话,在尼泊尔,兄弟姐妹节就是秀亲情虐独生子女。在这一天,没有姐妹为自己额头上点提卡的尼泊尔人,不得不含泪前往王后水池请人代点求赐福。

王后水池2015年地震后受损重建,预计最快2019年才能完成修缮。

这一天对尼泊尔人而言非常重要,万一你没有前往自己的姐妹家,那么她们会嚎啕大哭,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严重地甚至会断绝关系。总之,是必须要团聚的特殊节日。

此外,这个节日一般父母亲是不会特意参加的,之前的德赛节(尼泊尔最重要的节日)更像全家团圆节,而灯节的第四天也是全家团聚的好日子。

叶凉:吐槽一下,两个节日间隔很短,很多时候尼泊尔人整月都在过节。

笔者有幸在兄弟姐妹节曾受尼泊尔小伙伴邀请,前往他家体验了完整的Bhai Tika仪式。

这是一个婆罗门家庭,在当地属于小康之家,大家庭所有的子女都聚集在长兄的家里(在尼泊尔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是平常事,之前育龄妇女平均有67个子女)。

小洋楼屋顶和献给神的贡品(椰子很重要,因为有白色的神圣乳汁,也是吉祥天女最喜爱的水果)。

小孩子们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很受宠爱,我甚至看到她父母带她去马纳卡马纳(Manakamana,位于加德满都至博卡拉半途,一座很重要的女神庙)祈福的照片。

可爱的孩子们。

婆罗门姐妹的仪式如下

兄弟们盘坐在楼顶地毯上,姐妹们带着米酒逆时针绕行,将米酒涂抹在每个人的头顶。

然后再洒上圣水和花瓣。

接着开始点提卡,Bhai Tika的提卡很平时不同,首先用黄色颜料画出一条竖线,再在上面点出六种不同的颜色,象征彩虹和幸运。之后再在鼻根处点上用朱砂、酸奶与大米做成的传统提卡。

戴上婆罗门的帽子和挂上花环,然后在兄弟们的耳朵上夹上祝福的花朵。

接着亲手喂食兄弟们酸奶。

最后将准备好的礼物放在兄弟们的手中,每个姐妹都会准备一份,以水果、坚果和巧克力为主,还有传统的婆罗门小帽。

喂酸奶的妹妹和礼物。

下面的仪式由兄弟完成

为姐妹点上传统提卡。

发给姐妹们红包。

用头触碰姐妹们的脚底,感恩她们辛苦地照料和付出(尼泊尔男人在家是不做家务的)。

哥哥在给妹妹点提卡。

仪式完成后,吃饭聊天欢度佳节。

非常荣幸参加了朋友家的节日聚会,整个过程趣味盎然。唯一遗憾地是,作为高种姓婆罗门家庭,他们是素食主义者……

仪式前后笔者的变化。感觉像圣斗士逐渐穿上圣衣变成完全状态......

尼泊尔人家庭观念很重,父母兄长具有神灵一般的地位。只是随着国家开放和现代化的侵蚀,很多观念和风俗亦在改变,真心希望他们不会忘记这些有趣的传统。

有兄弟姐妹终归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联 系 方 式

叶凉微信:nepaljourney

新浪微博:@叶凉N

佛学院志愿者,联合国南亚特殊贡献奖得主,旅行作家兼国际领队

服务于文化交流,定向援助,南亚深度游开发

欢迎诸位亲们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会有小心意奉上。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欢迎原作者与我们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