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權貴賢12月剛剛表態稱,三星在中國已經“重返”戰場,近日就傳出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將於12月31日正式停產的消息。

早有預兆?今年8月三星就考慮關停天津工廠

綜合中新經緯客戶端、上海觀察者網報道,社交平臺及相關人士處透露,韓國三星電子位於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將於年底正式停產。有員工表示,消息是11日剛宣佈的,書面通知還沒有,關於工廠2000名左右員工的確切賠償也沒說。

“公司法人長開的說明會,目前員工的賠償安置方案還沒有公佈,我們還在正常工作。”員工稱。

三星擬關停天津手機廠運營早有徵兆。今年8月,路透中文網消息稱,由於銷售銳減加上勞工成本上升,三星電子正考慮暫停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手機生產廠的運作,該公司是三星電子在中國的手機生產基地。

市場份額一路下滑 從2013年的20%跌至如今不足0.8%

自2015年以來,三星電子每年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都在大幅縮減。

三星電子還向合作伙伴公司發出停止生產的政策。因此,相關零部件公司也在推動天津退出。

2013年,三星手機曾在中國市場獲得近20%的市場份額,而在去年的“Note 7手機爆炸事件”後,其市場份額便在中國一路下滑。

11月24日,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宣佈三星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的銷售量僅爲60萬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不到0.8%。

傳三星天津手機工廠12月31日停產 2000名員工無處安放

中國品牌快速崛起三星手機業務“褪色”

上海第一財經APP報道,三星電子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公司營收爲58.48萬億韓元(約合523億美元),同比下滑4.13%;淨利潤爲11.04萬億韓元(約合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05萬億韓元下滑0.09%。這同時也意味着,三星電子結束了連續6個季度的利潤上漲。

手機業務成爲三星電子中“拖後腿”的業務之一。三星移動部門佔公司營收的三分之二,使得三星營收較去年增長52%,達到6.28萬億韓元(合56億美元),但該季度營收卻較上一季度下滑3.5%,營業利潤降至2.67萬億韓元,較去年同期的下滑34%。

三星對此做出的解釋是用戶的需求放緩和手機市場的多樣化,特別是三星的旗艦機在第二季度賣得並不好,出現了嚴重的滯銷情況。而且三星還表示,情況應該只會愈發惡劣,因爲下半年許多廠商都會推出新產品與其競爭,他們希望能夠通過8月初的新品Galaxy Note 9來挽回局面。

分析師也並不好看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反轉。

集邦諮詢研究經理黃鬱琁稱,“中國品牌在近年積極投入智能型手機的研發,開創品牌價值,產品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語。三星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下滑,主要就是受到中國品牌快速崛起與其降低終端售價的價格競爭壓力。”(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