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中華民國大事記》採用民國紀年,夾註公曆年代:序編(1905年8月20日至1911年12月31日)採用公曆紀年,夾註清代年號。《中華民國大事記》全五冊。

中華民國的歷史,從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到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終結,前後只有38年。考慮到民國的創造經歷了漫長的革命歲月,這部大事記將上限推前到1905年孫中山手創同盟會之日,共計44年。無論是38年,還是44年,比較起縱貫百年、千年的編年史,這部大事記須加處理的史事自然要少得多。

但是,編寫民國大事記,以至進行民國史研究,也其艱難之處。民國是距今最近的一個時代,億萬人數十年活動遺留下來的文獻,雖經時間消磨,戰亂毀損,依然浩如煙海,尚未很好地梳理。並且,當時的社會鬥爭深刻地影響着不止一代人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幾乎每一個稍微重要的事件和人物,都可能引起激烈的爭議。即使不顧及這些,中國的社會生活發展到20世紀,其內容之豐富,其方面之廣泛,也絕非是百年、千年前所能比擬的。

1972年9月,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組(1978年9月改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成立之始,就制訂了編纂一部書(《中華民國史》)和三部資料長期規劃。《中華民國大事記》,便是規劃中的三部資料之一。最初決定編一部大事記,就是想爲民國史研究提供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大事記》全書共五冊800餘萬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以研究民國時間的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爲中心內容。它是斷代專史,而且主要是斷代政治專史,還是斷代通史,因此,大事記只能圍繞這一中心內容進行編纂,這是由於當時研究的實際狀況所決定的。但在實際工作中,民國大事記紀事範圍較廣,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鬥爭和自我反抗。爲有利於民國史研究的發展,它提前向斷代通中先走了一步。

可以說,這部《中華民國大事記》繼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之後的又一部經典斷代史,稱之爲新編二十六史,一點兒也不誇張

內容簡介

一、《中華民國大事記》根據《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大事記》(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修訂成書。

二、《中華民國大事記》起止日期爲:1905年8月20日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9月30日中華民國曆史時期結束。其中,1905年8月20日至1911年12月31日爲序編。

三、《中華民國大事記》分爲5冊39卷。各冊的斷限,第一冊:1905年8月20日至1922年12月31日;第二冊:1923年1月1日至1929年12月31日;第三冊:1930年1月1日至1936年12月31日;第四冊:1937年1月1日至1943年12月31日;第五冊:1944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各冊年限的劃分,以平衡各冊間的頁碼與數字爲斷,不受歷史分期的限制。各卷的斷限,每一卷爲序編(1905至1911年),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至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依次爲第二卷至第三十九卷。

四、《中華民國大事記》以反映民國時期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爲主;人民羣衆的活動(諸如:革命鬥爭和自發反抗,科學發明,文化藝術活動等)亦作相關的反映。

五、臺灣及華僑大事適當列條;世界大事凡與我國相關者適當列條。

六、《中華民國大事記》不同於年表、月表,以記事爲主,適當兼顧記言。記事要求有本有末,記言適當引用原文。

七、《中華民國大事記》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爲取材方針,努力做到“觀點正確,內容充實,材料準確,文字簡明”。

八、《中華民國大事記》條目按逐年、逐月、逐日排列,並依次以大事、要事之重要程度爲條目排列次序之標準。

九、《中華民國大事記》採用民國紀年,夾註公曆年代:序編(1905年8月20日至1911年12月31日)採用公曆紀年,夾註清代年號;月日採用公曆,夾註農曆月日。

十、清政府稱“清廷”。孫中山爲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稱“南京臨時政府”(或廣州政府)。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央政府稱“北京政府”(其中段祺瑞爲臨時執政時期稱“北京臨時政府”,張作霖統治時期稱“北京軍政府”)。孫中山南下廣州建立的護法政府稱“廣州軍政府”。蔣介石等在南京建立的政府稱“國民政府”,或稱“國民黨政府”。日僞政權分別稱爲“僞滿洲國”、“北平僞臨時政府”、“南京僞維新政府”及“汪僞政府”。在有關涉外條目中,把當時爲國際上承認的代表中國對外的中央政府一概稱爲“中國政府”。

十一、人名一般用本名,但對某些歷史人物(如蔣介石、汪精衛)習用其字或號者,則沿用其字或號。首次出現於條目的人物冠以職稱。

十二、地名用當時的名稱。凡已改名的地方適當夾註今名。村鎮地名註明所屬之省縣(市)名稱。

十三、外國人名、地名、國名、機構及職官名稱,凡一名多譯者,取其標準譯名。今計與舊譯不相同者,取今譯名,或夾註今譯名。

編輯推薦

《中華民國大事記》亦屬編年史,編年史在我國曆史記載中是最早出現的一種體裁。流傳至今的我國第一部史書魯《春秋》,就是編年史。實際上,年代更早的殷商卜辭、西周金文,如果不是零章斷簡,將之按時間的順序編排起來,也有如今天所說的大事記。現在,隨着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和歷史科學的進步,編年史這種體裁在歷史著作中已經失去了領導地位;但由於它有着史實包容量大、客觀性相對較強、形式穩定、便於查檢等特點,也還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民國史研究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論著不斷出現。它已逐漸從“險學”發展爲“顯學”。看到這種繁榮 的景象,我們非常興奮。我們相信:以《中華民國大事記》爲藍本,民國史將來必會成爲一個不朽的史學分科,許多研究者將在此成就他們的事業!

中國文史出版社正版發行

《中華民國大事記》全五冊

小編推薦價:399元/套

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由於新疆、西藏運費較貴,每套需補收30元運費差,請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