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作爲第八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重要活動之一的陝西名品展在廣州流花展貿中心舉行開幕式,陝西省商務廳副廳長郭紹敏、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李勇毅等出席開幕式。

>>爲期3天

參展企業200餘家

據瞭解,陝西名品展爲期3天,展示展覽展銷面積5000平方米,參展企業200餘家。展會設宣傳展示區、產品展銷區、交流洽談區3個區域,重點展示文創旅遊、高新技術、先進製造、名優農特和陝西美食等5大領域的名優產品及成果,旨在提升陝西企業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助推名優企業走出陝西。

陝西名品展對於加快我省名優新特產品走出去步伐,助推高質量發展和消費升級,深入開展區域間經貿交流合作,將起到積極作用,也是一次務實行動。

>>五大展區

展示新時代陝西形象

文創旅遊產品展區:重點展示陝西知名博物館文物復仿製品、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包括非遺傳承人技藝展演等)、特色旅遊景區、旅遊紀念品、旅遊精品線路等文創旅遊產品。

高新技術產品展區:以新一代高新技術產品展示爲主,重點展示石墨烯、高性能複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先國際的高新農業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生物科技等專業領域的前沿技術及產品。

先進製造展區:以陝西先進製造企業、智能製造企業爲展示主體,重點展示航空航天技術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產業、精密機械、微特電機、減速器、傳感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優勢,聚合發展機器人產業、增材製造產業的產品及重大裝備、石油開採等領域科技攻關產品。

名優農特產品展區:以陝西蘋果、獼猴桃、石榴、棗、茶、雜糧、土特產品及地理標誌產品爲展示主體,旨在助力陝西名優特色地產品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提升陝西地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加快推進陝西地產品牌走出去戰略,促進陝粵港澳貿易合作。

陝西美食展區:重點展示陝西國有老字號品牌餐飲企業、陝西名優地方特色小喫,通過展會把陝西人民創造的豐富美味、風格各異、名聞天下的各類小喫,如涼皮、肉夾饃、西岐臊子面等美食在沿海城市推介,進一步加強陝粵港澳合作交流。 華商報記者 劉立春 張成龍 三秦都市報記者 趙明

廣州市民參觀熱情高

11月10日適逢星期六。上午8時30分,廣州雖然陰天,但阻擋不住廣州市的陝西“鐵粉”來流花展貿中心5號館參觀陝西名品展的熱情。原本9時才正式開展的名品展,8時30分門口就排起了長隊。

專程爲陝西特產參加展會

鍾先生是廣州人,1956年曾在第四軍醫大學(現爲空軍軍醫大學)求學,畢業後回廣州工作。聊起西安,他如數家珍:鐘樓、鼓樓、城牆、大雁塔、西北大學、交通大學等。

在展館二樓陝西綠益隆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展臺前,廣州市民陳耀富和老伴兒正在諮詢獼猴桃。在仔細品嚐後,他豎起大拇指連連說好喫,當場買了兩箱。

“我早晨去公園晨練,得知陝西來廣州辦名品展的消息就過來了。”陳耀富說,他曾去陝西旅遊過,才深知陝西的蘋果味美、陝西的小米營養豐富、陝西的茶葉醇香耐泡。“一句話就是,陝西的人好山好水好美食好。”

陝西美食引廣州市民圍觀

在陝西名品展上,肉夾饃、鍋盔、臊子面、biangbiang面等這些令人脣齒生香的陝西美食正式亮相,爲廣州市民和遊客開啓了一場美食盛宴。

在美食展區,一個老碗“biangbiang面”的道具成了“網紅”。來這裏參展的廣州市民紛紛拿起手機與它合影留念。一位中年男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託着老碗,讓朋友拍照。穿紅裙子的美女擺出優雅的姿勢,正催促着朋友抓緊拍照。還有一男子學着陝西人喫麪的姿勢“圪蹴着”,讓人拍照……

除了“biangbiang面”外,陝西其他特色美食展櫃前也被圍得水泄不通:涼皮給我來一份;肉夾饃給我來一個;鍋盔給我來一塊……

“港商”發掘漢中山茶樹商機

在陝西名品展二樓展示區,有一位特殊“陝商”叫林志康,來自香港。

“2009年,我從香港通過招商引資來到陝西漢中,在漢中考察的過程中,發現這裏居然生長着有着一千多年曆史的山茶樹,並且有着16萬畝的老山茶林,這讓我看到了商機。”

林志康說,他多方考察後買下了一片油茶林,在漢中建立了山茶樹研發基地。今年是他第二次帶產品來到廣州參加陝粵港澳經濟合作周活動,“去年我們賣得特別好,這次參展我們也見了很多客商,接到了很多預約訂單。”

林志康說,漢中作爲南水北調工程中的重要水源區之一,位於秦嶺巴山地區,生態情況非常好,生產出來的無污染產品在香港很受歡迎。

陝西製造新能源汽車暢銷廣州

在先進製造展示區,最引廣州市民關注的要數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對老年夫婦正在向現場工作人員黃春桂諮詢着比亞迪·唐新能源七座汽車。

黃春桂說,在如今的廣州新能源市場中,比亞迪的銷量優勢十分火爆。比如本次陝西名品展上展示的比亞迪·唐新能源汽車是一款油電混合兩用的。“現在在廣州即便是加錢,都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才能提到車。”

老鄉逛會:瞬間有種回到家的感覺

曾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場景,在名品展上被一張張明媚笑臉取而代之。陳土力和張月梅都是陝西人,一個商洛人,一個安康人,都在廣州打拼了20多年。

陳土力來廣州做特產食品生意20年了,得知老家陝西在廣州市舉辦名品展就來這裏瞭解考察,看有什麼可以合作的。“作爲一個生活在廣州的陝西人,看到老家的名優特產走出來,特別高興和自豪。”

來廣州做服裝批發生意的張月梅,1997年就南下了。她現在每年都要和家裏人回陝西老家走走看看,感覺陝西近年來變化特別的大,也越來越開放。“我今天上午專門放下手頭生意跑來看看,來了後真是不虛此行。不僅見到了家鄉的人,還聽到了家鄉的話,品嚐了家鄉的美食,認識了家鄉的朋友,特別親切,瞬間有種回到了家的感覺。”

市長推介:客串講解員推介安康名優特產

安康市市長趙俊民正在考察瞭解安康企業參加陝西名品展的情況,碰到正在巡館的郭紹敏和李勇毅及隨行的廣東客商,便客串起講解員,現場推介起安康的名優特產。

“出土於安康石泉,現珍藏在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千年‘鎏金銅蠶’,見證了那段歷史。它是中國古代養蠶業、絲綢工藝發展的考證依據,向人們展示了中西絲綢貿易的繁華景象。”趙俊民拿起陝西天成絲業展臺前的“鎏金銅蠶”(仿品)說,“鎏金銅蠶”是安康作爲絲綢之路“絲綢”源頭的重要證明,西漢時期被作爲種桑養蠶的獎勵,就像現在的獎盃一樣。史書記載的較多,但目前只發現了這一個。

趙俊民說,陝西養蠶業全國排第8位,全省120萬畝,70萬畝在安康。作爲西北地區蠶桑大縣的石泉,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蠶。蠶桑產業正成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華商報記者 劉立春 張成龍 三秦都市報記者 趙明 西部網記者 張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