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大柱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说到女将军,估计大家都会想到,像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等这些,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事这些都不是正史当中所记载的,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却是在正史上有证可寻的。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女性就是,在家里带孩子,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才是本职。但是在悠久的历史中也出现了一位厉害的女将军。
秦良玉,公元1574年,出生于如今的四川,她的父亲是秦葵,是一名岁贡生,使得秦良玉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其父,思想开放,在教育上并不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古训,对自己的女儿,儿子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也正是其父的教育才有了后来的秦良玉。
在父亲的开明教育下,秦良玉从小饱读诗书,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小就有报效祖国,忠君为民的想法。并且它的父亲不仅仅是教他文化知识,还带着她和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一起研读兵书,学习骑射武功,在这些方面她自小就表现得极为出色。《明史》赞其:”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其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世袭云南。但其丈夫后遭奸人诬告,之后病死在狱中,之后秦良玉代领丈夫的位置。和其弟弟一起抗击清军。平定奢崇明,张献忠。等等,后来朝廷给了二品诰命夫人的虚职。
时间到了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而围困京都。已经上了年纪秦良玉散尽家财,进京勤王,因而受到了崇祯的召见,并还赋诗四首来表彰秦良玉的功绩,随后秦良玉便返乡了,其弟秦翼明留在京城,而后协助孙承宗建大凌河城,后和卢象升一起剿匪立下战功。
崇祯七年秦良玉战败贼匪张献忠,崇祯十三年和杨嗣昌一起剿匪,但是因为和杨嗣昌意见不合,导致剿匪失败。
其实对于秦良玉这样的女将军,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当时也挽救不了明朝的灭亡。满清入关以后,秦良玉受南明朝廷敕封,仍旧镇守四川,迫使张献忠部对四川无法染指,但奈何也无法挽救明朝灭亡的命运,后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寿终而死,享年 75 岁。
作为一位女将军,或许很多人都会和杨门女将这些相比,但是秦良玉确实唯一一个写入正史的女将军,终其一生,忠君爱国,贤良淑德等等这些优良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许就像崇祯写的那首诗一样。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