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04.決勝力座標

決勝力座標

甲午戰爭已經過去兩個甲子,關於這場戰敗的原因的追問如一口惡氣,鬱結於胸,不吐不快卻又棄之難卻。制度之敗、文化之敗,大師們似乎爲我們找到了歷史的癥結。然而,對於歷史的解讀如果只能侷限於內省的眼光,而無法超越自我傷痛的反思,終究不得要領。

因爲任何一種基本判斷都不能用少量的甚至個體的案例加以解釋,如果是制度之敗和文化之敗,那麼如何解釋大漢明朝敗於文明遠遠落後於我們的蒙古鐵騎的歷史事實呢?

任何一個單個因素都不可能決定一個團隊的落敗,多重變量的分析或許是一種更爲合理的方法,問題是如果不能從這紛繁的變量之中理出脈絡,僅僅知道多重變量這一事實,又如何汲取歷史的教訓,進行合理地戰略規劃,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呢?!

問題的關鍵顯然在於關於團隊博弈的決勝力核心關鍵要素到底是什麼,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係有是如何?

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國家實力。十幾年前的世紀之交,美國蘭德公司的阿羅約中心主持了一份叫做《國家實力評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總結了幾十年來關於國家實力研究領域的大量成果,給出了一個相對簡單的模型:國家資源+國家績效+軍事能力——國家實力基本模型。國家實力之於戰略博弈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實力的懸殊儘管並不意味着絕對的失敗,但弱勢一方獲勝的幾率顯然要低得多。

另一個容易想到的自然就是軍事戰略,擁有實力並不代表一定獲勝,只有合理地發揮國家資源實力和軍事實力的能力,藉助於同盟戰略和規劃合理的路徑,方能儘可能地避免戰略博弈的失敗,而戰略也是現代軍事博弈領域被研究的最多的藝術。

實力加戰略,決勝的要訣無出其右了吧?然而歷史的冰冷事實卻告訴我們,要想獲勝並不如此簡單。拿破崙的所向披靡,二十世紀前後兩個五十年中德法之間的勝負更迭,近100年來美國多次大戰的勝利和兩次慘痛的失敗,似乎都無法簡單地用實力與戰略來解釋,而20世紀中國的絕地反擊和與大國的抗衡,靠的又是什麼呢?“國家意志”——我們恍惚從所有的戰勝國身上看到了這個看似虛擬的精神價值。

拿破崙曾經說過,一個偉大的軍人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勇氣、勇氣、勇氣。對於國家而言,“國家意志”就是勇氣的體現。

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在其偉大的戰略檄文《論聯合政府》中,精闢闡述了一支偉大軍隊所應當具有的戰鬥意志“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而這種意志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來源於崇高的價值觀:“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爲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爲着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爲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爲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鬥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爲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

“國家意志”、“國家實力”、“軍事戰略”是一個國家決勝力座標中最關鍵的核心要素。其中意志是力量指向和動力源泉,實力是力量的基礎,而戰略是力量的運用。國家戰略博弈的勝負決定於這三個核心要素的綜合分值。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這三者的相關性,國家意志是1,而國家實力和軍事戰略就是1後面的若干個0。普法戰爭和二戰之初德法之間的博弈,法國的戰敗其核心要素就是國家意志的缺失。一個瀰漫着綏靖思潮的法國,怎麼可能在決定國家間生死命運的大戰中取得勝利呢?堅固的馬奇諾防線無法填補法國心靈的潰敗決口,德國人贏得了出乎他們自己意料之外的速勝。

意志力是一種精神力量,但依然是一種可以量化的矢量,它包含意志力的大小和意志力的方向。意志力的動力來源於文化價值觀,來源於體系的整合能力,來源於國家領導力。一個思想分裂的國家即使再強大也無法整合統一的意志。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意志整合能力似乎與制度無關!面對強敵集中統一的蘇聯和自由民主的美國作出了同樣的反應——整合舉國之力組成強大戰爭機器與強敵抗爭。而20世紀之交的大清帝國,在面對強敵時所表現出來的怯懦和渙散似乎與其強大的帝國軀體不相符合。關鍵的似乎不是體制,而是在於精神價值,一個失去了共同價值的團隊,無論其軀體如何龐大都是不堪一擊的。

相對於精神層面的國家意志,國家實力的評估似乎要容易得多,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國家資源創造力和資源擁有能力就是國家實力的全部嗎?國家績效看似直抵問題的癥結,但其實是“其意自解”,決勝力就是績效、績效就是決勝力,回答正確但等於沒有回答。至於軍事能力指的是裝備實力還是人力資源質量,亦或是軍事力量的訓練水平。因此在評估國家實力時,與其用物理思維模式的變量分析,還不如用行動力來表達。戰爭層面的行動能力無外乎包括投送能力、毀傷能力、再生能力,其中投送能力是力量運用的基本前提,毀傷能力是消滅敵人的能力,而再生能力則是保全自己的能力,博弈無外乎是一種消耗,毫髮無損的常勝將軍是不存在的,問題是如何能在長週期博弈中維持一種持久的低消耗和高毀傷力。

問題的核心顯然在於毀傷力的基本要素是什麼,是火力、信息能力還是其他什麼東西。我認爲應當是火力的效能指數。如果說傳統戰爭中火力在效能指數中佔有絕對權重的話,在信息時代信息能力顯然已經成爲火力效能指數的關鍵指數。

關於戰略在此無需贅述,在前幾個章節中我們已經對戰略進行了比較詳盡的描述。我們所要強調的是軍事博弈中戰略當然重要,但絕不是取勝的唯一之道。

國家意志、國家實力與軍事戰略是決勝力的核心要素。國家實力是一種工業力量驅動的軍事技術,戰略是力量運用決策層面的博弈藝術,而國家意志是引領團隊博弈的精神動力。

~請關注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