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杆跳高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運動,那麼細的杆子怎麼就能把人頂起來還不斷,杆子的材料是關鍵,玻璃纖維果然不一般,來看看製造過程吧。

  

  撐竿跳高的橫杆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長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撐竿的長度和直徑不限,但表面必須光滑。運動員一般都自帶撐竿參加比賽。現代主要是玻璃纖維。

  

  ①木製竿階段

  早年歐洲的撐竿都是木製的,竿子下端裝以三股鐵叉。

  運動員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當竿子將要傾倒時,便越過橫杆,故稱“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屆奧運會的撐竿跳高比賽,由美國運動員W.霍伊特用木竿躍過3.30米,獲得冠軍。

  

  ②竹竿階段

  1905年歐洲人從中國和日本引進竹子,並於1909年用於撐竿跳高中。從此,正式定名爲“撐竿跳高”。

  

  由於竹竿輕且有彈性,促使技術不斷改進。1912年,美國的M.賴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關。

  1924年,國際田聯正式同意使用木質穴鬥和沙坑。由於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運動成績也不斷提高。

  

  1942年,美國的C.沃梅達以4.77米的成績創造了竹竿最高紀錄。

  

  ③金屬竿階段

  由於竹竿易斷,金屬竿逐漸代替了竹竿。雖1930年就已有鋼竿,但並未普及。1952年出現了鋁合金竿。

  

  由於金屬竿質地結實,運動員敢於提高握竿點,助跑速度加快,並加大了擺體幅度。

  

  1957年美國運動員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紀錄。1960年美國運動員D.佈雷格又以4.80米創造了金屬竿的最高紀錄。

  

  ④玻璃纖維竿階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採用玻璃纖維竿,但因動作掌握不好,運動成績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纖維竿又在美國問世。

  

  1961年美國運動員G.戴維斯以4.83米創造玻璃纖維竿第一個紀錄。

  

  1962年,國際田聯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纖維竿,運動成績不斷 提高。美國運動員B.斯頓伯格和J.彭內爾先後躍過5.13米和5.20米。

  

  並不是所有的撐杆跳都是辣麼的瀟灑

  比如下面這些

  感覺會很疼

  杆子怎麼不聽使喚

  我是誰我在哪

  這個不好說,真疼

  只是手滑而已

  這特麼是誰生產的

  看來看去還是這個牛逼

  

  

  最後再說一下什麼是玻璃纖維

  動圖看的差點把這個忘了

  

  玻璃纖維(英文原名爲:glass fiber)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但缺點是性脆,耐磨性較差。

  

  它是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白雲石、硼鈣石、硼鎂石七種礦石爲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製造成的,其單絲的直徑爲幾個微米到二十幾個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 1/20-1/5 ,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玻璃纖維通常用作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咱們最常見的錘柄裏面白色部分就是玻纖的,你可以搞斷一把看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