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父母應該耐心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用正確的方法,使孩子成爲一個自信和善於溝通的人。面對一個經常用吼來教育自己的父母,當孩子以後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同樣通過吼罵來解決和發泄。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出現兩種性格缺陷,家長要注意孩子原創 穎媽撩育 4小時前 前陣子前有新聞報道:一位母親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時,心臟病發作差點危及生命。這種情況當然很少見,但是通常很多父母都感到焦慮,因此對孩子大吼是很常見的事情。 許多年輕的父母在結婚前都自信滿滿地說:將來我會對孩子進行理性教育,不會對他們大吼大罵。但是當他們結婚生子後,會意識到很難避免吼罵孩子。 當孩子面對大堆很多家庭作業磨磨蹭蹭時,當父母手忙腳亂但孩子卻依然在擺弄玩具時,許多父母會怒氣難抑,即使不動手打罵,吼一吼卻很難忍住。過後父母常常會後悔,以爲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於是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下不爲例。當然,下次發生類似情況時,父母通常同樣無法控制自己。
曾經有一個好朋友,從小就品學兼優,彬彬有禮。後來,有同學去他家時,才發現母親對他非常嚴格。當他少有差錯時,他的母親會大吼,甚至打罵。因此,儘管這個朋友以後過得很好,但他承認心中有陰影,對童年的經歷感到非常痛苦。他發誓,自己永遠不會這樣對孩子們大吼大罵。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造成什麼傷害?主要有兩點。 一是缺乏安全感,性格膽怯。 當孩子們經常面對一個很強勢的父母時,他們很難有自信。被打罵得多了,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膽怯,他不敢隨便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免引起父母的責備。許多人回憶起當年父母打自己的過程,會承認他們非常害怕無助。這種不安全感會伴隨他們一輩子,因此他們成年後同樣會做類似的噩夢。
第二是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差。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他們的言行對孩子有巨大的影響。面對一個經常用吼來教育自己的父母,當孩子以後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同樣通過吼罵來解決和發泄。因此,當這些孩子與他人交往時,他們常常不能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客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因此,父母應該耐心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用正確的方法,使孩子成爲一個自信和善於溝通的人。 怎麼改變呢?有一本有名的育兒書《正面管教》,其中提供了詳細的方法,尤其是以下幾點。 首先,在發現孩子的問題之後,先與他進行理性的交流,查看問題出在哪裏。其次是與孩子討論,然後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再者是與孩子商量好,然後一起執行。 是的,把孩子教育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必須付出很多努力,但請相信,這些時間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你有沒有吼罵過孩子呢?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