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小豆的素食日記

第980篇

“養生”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對“養生”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曾經一時興起的“朋克養生”,着實在年輕人中火了一把。

一邊熬夜一邊塗昂貴護膚品,即便用着最貴的眼霜,去熬最長的夜,效果幾何又有誰人知!啤酒里加幾顆枸杞,可樂里加黨蔘,是補了還是傷了?一句話概括就是——邊“作”邊“自救”。這樣的生活方式,又何以談得上養生。

但,我們卻不能忽視這種意識的崛起。有數據顯示,79.1%的90後已注意到如果沒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只是還沒有找到正確開啓養生大門的鑰匙而已。

而時下,素食與非素食者的紐帶已產生。

“蔬食”養生正成爲一類新興的生活態度。

蔬食

《2018中國餐桌消費潮流趨勢報告》顯示,蔬菜與水果的消費呈現迅猛的增長,雖然與飲食均衡科普密不可分,也足可窺見“蔬食”主義潮流之盛行。

按照地域劃分來看,北京和上海受到“佛系”飲食影響較深,對蔬菜水果偏愛有加。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蔬食”遠遠不夠,必須完全開啓“素食”模式,才能更健康。

那 “蔬食”與“素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素食”

素食主義是指不食畜肉、家禽、海鮮等動物性食品的飲食方式,也可以理解爲凡肉皆不食。雖然能夠降低肉類攝入帶來的過多的熱量,提升了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的供應。

但問題就在於動物性食物含有的優質蛋白、必需脂肪酸,以及那些能夠促進礦物質吸收的有益營養物質,統統都被拒之門外。

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某些營養素的缺乏,比如說n-3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2、維生素D以及鈣、鐵、鋅等。

“蔬食”

是指多喫蔬果、豆類,少食而非不食肉。

這種理念雖源於“植物性飲食”,但卻不等同於“素食”主義。也就是說,正確的開啓方式應該是在汲取蔬菜、穀類、豆類和水果中優質營養的同時,適量攝入動物性食物中的有益部分。

也就是說,在汲取蔬菜、穀類、豆類和水果中優質營養的同時,又不放棄動物性食物中的有益部分。

"非素食者"

非素食者就是葷食。

是含有肉類的食物,是人體攝取營養的重要來源,魚和肉中,尤其是魚類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蛋白和能夠降低血脂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人體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而蔬食,就是素食者與非素食者之間的紐帶。

當我們正要準備進入素食階段時候,有的人就會適應不了,只能先嚐試”蔬食“。在多喫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少食葷食類。

與我們現有的飲食模式又有何不同呢?

有權威機構研究發現,近十年間我國居民的肉類消費持續增長,尤其是豬肉、牛肉等畜肉比例明顯升高。

與此同時,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等飲食相關的慢性病的患病率也有升高趨勢,種種現實告訴我們:肉喫太多了,同時蔬果食物還是不夠。

所以, “蔬食”是在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基礎上,均衡飲食的前提下,適當提升蔬果、豆類等食物的比例,減少肉類攝入。

【END】 菜小豆的素食日記

一顆不倦的心,一個飽滿的胃。

往期關鍵詞回覆:馬來 | 京都 | 杭州 | 南京 | 臺灣 | 愛情 | 婚禮 | 孤獨 | 三毛 | 太子妃 | 夏洛 | 晴天 | 太陽 | 性冷淡 | 森女 | 貓 | DIY農場 | 足球 | 琅琊榜 | 洗髮皂 | 花千骨 | 茶泡飯 | 夜市 | 痘痘 | 臭豆腐 | B12 | 武俠 | 哆啦A夢 | 江南 | 西雅圖 | 告白 | 米其林| 秋葵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因時而食,體會素食的純淨和快樂

長按下圖二維碼並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菜小豆的素食日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