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一位女性來諮詢,其實她在剛開始描述問題時,一團亂麻不知道要說什麼,後來仔細一聽:“領導最近因爲家裏的事心煩的很,自己倒黴沒注意硬頂上槍口,以前都會模糊過去的小問題,領導竟然當着其他人的面直接罵我腦子都長大哪裏去了,我真是一秒鐘都不想待在那個環境裏。”“和老公一起去爬山,因爲大家都累了,所以矛盾也越來越多,我想讓他扶着我走,他一點都不情願,以前都是很樂意幫我的,現在不知道是哪根筋沒搭對。”......

  不難看出,在這些“倒黴”“不高興”的事件中都有一個罪魁禍首,那就是心情很差,也正是因爲心情很差,所以對於別人的一些小過錯,別人的小請求,這個需要承擔的主人公就多會以拒絕告終。

  這也是今天檸檬要和大家一起來談論的一個心理學原理:好心情原理。

  顧名思義,好心情原理其實是離不開壞心情原理的,人們在心情好時更容易接受別人的請求或者主動幫助別人,在心情不好或情緒低落的時候更容易拒絕別人的請求,或者說不願意幫助別人。

  這種常見的心理效應即爲好心情效應和壞心情效應。

  02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共分成兩個階段,在相同的一個電話亭內進行。

  第一階段,心理學家讓助手在電話亭內放入一枚10美分的硬幣,第二階段沒有放入硬幣。電話亭內的人並不知道有實驗存在。

  當他們打完電話出來以後,心理學家抱着一堆書從他們的面前經過,並且故意讓書掉到了地上。

  結果,在電話亭內撿到錢的實驗者幾乎有90%的人幫忙撿書,而沒有撿到錢的實驗者只有5%的人會主動幫忙。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好心情效應”,它說明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往往比心情不好的時候更願意幫助人。

  03

  當人的情緒處於低潮的時候,我們的思維就處在封閉狀態,心裏會變得很煩躁。

  這時,就算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或者是最親的親人,也可能會沒有好臉色沒有好耐心應付,更何況你是求他辦事?

  而當人的情緒處於高漲的時候,你能從他的語調中、語氣中、語態中、行爲中發現,包容性是非常高的。這時候你找他去辦事,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哪怕你犯了什麼錯,他也會根據自己心情的美好程度大手一揮,沒關係下次注意一下就是了。溫和、謙虛,能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聽進對方的一些建議。

  所以,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婚姻生活中,想要別人答應我們的要求,最好先觀察這個人的情緒狀態如何,而不是一股腦不看臉色的全盤脫出,那被拒絕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溝通的時機和你成功的幾率是成正比的。

  04

  賈尼斯及其同事們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信息時讓耶魯大學的學生享用花生和可樂,那麼他們更容易被說服。

  類似的研究,Galizio & Hendrick發現,令人愉快的吉他伴奏的民歌比無伴奏的民歌對肯特州立大學的學生更有說服力。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對“好心情原理”最好的闡述。

  那哪些事情可以稱得上是喜事呢?

  比如說,對方工作得到晉升機會的時候;學習上去得一定成績的時候;找到稱心的伴侶的時候,或者是親朋好友前來相聚的時候,家裏有人嫁娶的時候,當然,漲工資的時候也是很讓人高興呢,這些時候上門交流,他也會很高興的接受你的請求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