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給企業“減稅降費”重大舉措,有望在明年初落地了!有研究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實繳社保企業數量在四分之一左右,在徵繳規範化後,降社保費率,被認爲是確保企業減負不增的關鍵舉措,那麼降多少合適呢?

  國務院辦公廳11月8日對外公佈的《關於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中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醫保局等部門要根據國務院有關部署,抓緊制定出臺降低社保費率的具體實施辦法,做好相關準備工作,與徵收體制改革同步實施,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據媒體判斷,此前中央已經確定明年1月1日起社保費由稅務機關統一徵收,“與徵收體制改革同步實施”,意味着社保降費率有望在明年1月1日起降低。

  去年僅四分之一企業實繳社保

  雖然國家規定了統一的社保繳費率,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力量去提升社保徵繳效率,造成了社保繳納普遍存在不規範的情況。

  蘇寧金融研究院引用《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7》的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只有24.1%的企業按全部工資繳納社保,而22.9%的企業按最低下限繳納社保,22.9%的企業按企業自行分檔,11.3%的企業按部分工資繳納。

  從變化趨勢上看,社保繳費基數合規企業比例在近年持續下降,從2015年的38.3%下降至2017年的24.1%。

(圖片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

  社保基金缺口壓力加大

  而徵繳不規範也引發了社保基金缺口壓力不斷加大。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每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當期徵繳收支差額正在不斷擴大,2016年已達到6504億元,2017年之所以收窄到4649億元,主要與養老金支出增速下降有關。當期徵繳收支的差額,主要依靠地方財政、全國社保基金的統籌調劑來彌補。

(圖片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呂冰洋認爲,由於存在逃稅漏稅情況,對於逃偷稅的企業而言,實際上費率負擔並未過重。而相比之下,依法繳納費率的企業負擔則相對較重。這就造成了企業稅擔不均勻的情況,在宏觀經濟層面造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

  呂冰洋認爲,降低費率不一定意味着社保收入的減少。因爲在社保徵管統一移交稅務局後並降低費率後,社保費逃漏現象的減少,反而會增加社保收入。

  社保費率應該降多少才合適?

  那麼在未來逐漸徵繳規範化的前提下,社保費率降多少纔不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呢?綜合專家觀點看,下調3-8個百分點比較合適!

  目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中,企業負擔比例大致爲19%、6%-10%、1%、1%、0.8%,其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各省規定的費率比例不同,工傷繳費比例因行業不同,綜合來看,企業五險綜合繳費率大致爲30%左右。

  根據中金公司策略團隊王漢鋒等人測算,當前A股公司五險實繳率爲20.9%,非金融類企業爲20.8%,低於應繳區間(23.1%,29.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儁生測算的結果與此類似,宏觀或微觀數據測算發現,企業社保實際繳費率在20%左右,大概比名義費率低10個百分點。

  王漢鋒團隊建議,若未來社保費率下降3-5個百分點,將一定程度緩解投資者對社保改徵的擔憂。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則建議,目前社保實際費率可能比名義費率低5個百分點,社保名義費率下調6-8個百分點或能降低從嚴徵管對企業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延中等人的測算,如果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徵收率能達到名義費率的85%,名義費率至少有8個百分點的下降空間。

  費率下調空間不僅來自費基做實

  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祕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魯全表示,從長期來看,費率的下調空間不僅來自費基做實,而且還來源於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和多層次養老金體系建設。

  一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後,可以均衡不同省區的繳費負擔,實現更大範圍的互助共濟和全國範圍內的均等費率,部分歷史負擔沉重、人口老齡化程度嚴重的省份的費率將有較大下降空間。

  另一方面,多層次養老金體系建設將緩解目前將養老收入完全寄託於公共養老金所帶來的壓力。伴隨公共養老金替代率的適度下降,費率也將有相應的下調空間。

  總之,養老金制度改革要兼顧費率與費基、兼顧收入與支出,兼顧當期的用人單位繳費負擔與遠期的參保職工養老金權益,通過一系列的相互配套的改革,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DF386)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