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人若能夠不斷自我反省,學會從自身找問題,尋原因,那麼,他一定可以取得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就。只有我們反躬自身,常思己過,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纔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活在世上,事無完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

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我們反躬自身,常思己過,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纔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

與其遇到問題,總是埋怨他人,將責任推給別人。爲何不從自身找原因呢?

一個人若能夠不斷自我反省,學會從自身找問題,尋原因,那麼,他一定可以取得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就。

自省是根植於內心的教養

大道之行,不責於人。一個人遇到困難,第一想到的是別人的問題和外部環境因素,還是自身的原因,自己的不足?

反觀自身,不埋怨他人,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的根源,解決它,這次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

常思己過,是根植於一個人內心的最高級修養。

人與人相處中,遇到問題不指責他人,不埋怨他人,而是反觀自身,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自省,才能自明

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反省可以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並主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謂“以人爲鏡,可以正身”,身在局中,纔不能自知,那麼這個時候別人的意見、批評都是一種局外之人的“明眼”,若能虛心接受便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成長。

虛心檢討自己,改正自身不足,讓自己越來越好。

兼聽則明 偏信則闇。能夠吸取別人意見,接受他人的批評,才能真正明辨是非。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自省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它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一個人。

自省,讓我們更加清晰認識自己。

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以前,村裏裏有兩戶人家,東邊張三家經常吵架,彼此敵視,生活痛苦;西邊李四家則一團和氣,幸福和睦。

有一天,張三實在受不了家中的戰火,到李四家請教其中道理。

李四回答:“因爲我們常做錯事”。

張三正感疑惑時,忽見李四的媳婦從外邊回來,在大廳不小心摔了一跤。此時正在拖地的婆婆趕緊跑過來,扶起媳婦說:“都是我的錯,把地擦得太溼了。”

站在大門口的兒子趕忙說到:“都是我的錯,沒告訴您大廳正在拖地,害您摔倒”。

被扶起的李四媳婦慚愧自責:“不!不!不!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不小心。”

前來請教的張三看後心領神會,知道了答案。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抱着別人錯的心態,因此很難與人相處。

倘若能反觀自身,看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不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可以贏得身邊的人尊重。

做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是一個人最高的修養。

不要去怪任何人,好人給你歡樂,壞人給你成長,愛你的人給你溫暖,傷害你的人給你經歷。

感恩所有遇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禮物。

誰都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得到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