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倫敦·秋拍 | 蘇富比封面乾隆御製珍品超600萬成交!

倫敦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專場於當地時間11月7日隆重舉槌,本場拍品種類繁多,涵蓋中國書畫、瓷器、玉器、佛造像、銅器、及其他諸多種類雜項共100餘件。其中備受矚目的“清乾隆 御製和闐碧玉仿古六獸耳銜環洗”表現精彩,經多方競價最終以73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664萬)成交,“清乾隆 御製碧玉五老圖筆筒以70.6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642萬)成交,藝狐君與您共賞其中精彩之處

Lot18 清乾隆 御製和闐碧玉仿古六獸耳銜環洗

尺寸:49.8 cm

估價:600,000-800,000 英鎊

成交價:730,000 英

來源:馬格達拉男爵一世羅伯特·內皮爾(1810-1890年)收藏

展覽《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倫敦, 1935-36年,

編號2806

出版:《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倫敦, 1935年11月

-1936年3月,編號53

史坦萊諾·樂提,《中國玉器源流考》, 倫敦, 1936年, 圖板XXX上方

此碧玉洗制式恢宏,實屬私人收藏玉器當中至臻珍品,更屬現時記載所知最大型之玉洗。觀察本玉洗,可想像原玉必然尺寸龐大而色澤鮮綠均勻,如此玉材極其鮮見,多隨玉形製成山子,紋飾甚簡,如本品般製成器皿,無論器皿種類,均屬極罕。而本玉洗帶六獸耳銜環,則更爲珍稀。

衆所周知乾隆愛玉,1759年出兵西域和闐(現今新疆省),平定該區,廣開玉路。其父雍正帝年間玉料匱乏,故命玉匠取前人玉器加工雕琢,直至乾隆朝後半期間,佳玉方始源源不絕,製成玉雕或爲器皿、或作陳設。

Lot19清乾隆 御製碧玉五老圖筆筒

尺寸:17.2 cm

估價:300,000-500,000 英鎊

成交價:706,000 英鎊

來源:馬格達拉男爵一世羅伯特·內皮爾(1810-1890年)收藏

展覽:《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倫敦, 1935-36年,

編號2794

如本品飾仙人山水紋飾之碧玉筆筒屬乾隆年間清宮造辦處出品典型,部份作例帶清高宗御詩。乾隆年間,筆筒材質以白玉或碧玉最受推崇, 同期金銀、瓷、漆、掐絲或銅器作例則甚爲罕見。筆筒,通用於宮廷各處,亦用於御賜高官重臣、或上奉皇帝,器型多樣,碧玉山水筆筒尤受歡迎。此類筆筒傳世作例甚少,而玉材每塊均屬唯一,故此製成之筆筒亦無完全相同者,每品紋飾設計獨一無二。

本筆筒圓柱渾圓無瑕,紋飾環繞筒身而繪,環筒觀賞,猶如卷軸徐徐展開。玉,乃天然材質,如此紋飾手法,必需精挑上乘玉材,紋飾方可如此絲絲入扣,而原玉形狀,則無從稽考。如若環繞筆筒拍攝全景照片,則可更仔細觀賞紋飾構圖之精美絕倫。

本品紋飾刻劃五位仙人手持壽桃,其中一位身伴童子,山巒起伏,木林青蔥,並刻香椿、梧桐及壽松三樹,寓意祥瑞。

Lot14清嘉慶 綠地粉彩百子龍舟瓶 《大清嘉慶年製》款

尺寸:35.5 cm

估價:150,000-200,000 英鎊

成交價:466,000 英鎊

來源:英國私人收藏.

於1911年6月22日購自聖奧爾本斯教堂市集, 見圖一

本瓶巧繪百子龍舟圖,繪工精美,秀麗可喜。此類器模仿織錦裝裱之畫作,始製於乾隆晚期,直至嘉靖年間續製於景德鎮御窯。畫中童子神態面容栩栩如生,水中波紋微晃,更顯情景生動愉悅。紋飾構圖揉合數種元素,綠地華美瑰麗,百子龍舟圖圍繞瓶身細繪,環瓶觀賞,猶如織錦裝裱之卷軸徐徐展開。

百子嬉戲,乃明清兩朝流行之紋飾,寄託百子千孫之願。周朝周文王「則百斯男」,收養一子,故成「文王百子」之說。時至明代,富裕人家讀書風氣漸盛,故此,意寓多子之紋飾亦開始流行於爲文士而製之珍貴工藝品。如此紋飾,刻劃孩童模仿長輩從事文人雅事、或繪畫帶吉祥寓意之事物,反映當時身份顯赫之文人富戶望子成龍、光大門戶之殷切期盼。

每年五月五日端午節(又稱忠孝節)均有龍舟競渡傳統。據說,戰國時代,楚國有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3-278年),秦滅楚後,屈原投淚羅江自盡,當天爲五月五日,人們划艇尋找其遺體。圓明園每年於端午舉行龍舟競渡賽,吸引羣衆觀賞,參與競渡之龍舟,船首及船尾均飾龍紋或海鳥,旗幟飛揚,華麗可觀。每舟有一鼓手擊鼓,四十至八十名健兒手隨節奏划船,並設雜技好手、吶喊助興,熱鬧非常。

圖片致謝蘇富比拍賣官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