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歲男孩誤吞的裝水氣球“潛伏”小腸一天 醫生1小時取出

取出的氣球 重醫兒童醫院供圖

華龍網8月 13日14時05分訊(記者林楠 實習生張靜)8歲男孩明明玩耍時不慎把一個裝水的氣球吞入口中。第二天後,肚子開始疼痛,家長將其送入重醫兒童醫院就診。經過1個小時的手術,醫生通過微創手術將氣球成功取出。

8歲男孩誤吞裝水氣球

明明一家來自四川,8月7日傍晚,明明和哥哥在家裏玩裝有水的小氣球。當明明將裝水的小氣球放入嘴裏吐出後,哥哥順勢用手又將氣球送進明明的嘴裏,並捂住了明明的嘴。一不小心,明明把氣球吞了進去。過了幾個小時,明明的父母才知道了他不小心吞了氣球,但並不知道氣球裏還裝有水,他們以爲氣球第二天會隨大便排出,便沒有在意。

沒想到第二天明明開始肚子疼。父母趕忙將明明送到當地的醫院,經過檢查,才知道氣球裏還有水。醫生建議轉到醫療條件更好的醫院進行手術將氣球取出,父親便帶着明明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

醫生通過微創手術1小時取出

明明的手術主刀醫師,重醫兒童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胡鍵陽說,“小孩送到兒童醫院時,氣球已經通過了十二指腸,進入了小腸,胃鏡和腸鏡均無法將其取出,只能通過手術取出異物”。

考慮術後美觀的問題,和家長溝通後,醫生最終對明明進行了腹腔鏡微創手術,手術中發現異物已經梗阻在空腸中段的位置,將空腸從臍部提出後,將異物從空腸內取出。

醫生建議危險物品存放遠離兒童

儘管手術很成功,但回憶起明明誤食氣球的事,他的父母仍心有餘悸。父親說,“希望家長以此爲鑑,多留心,教育孩子不要把異物往嘴裏放,一不小心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同時,明明的父母也對重醫兒童醫院肝膽外科的醫務人員表達了謝意。

據重醫兒童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胡鍵陽介紹,每年因吞食異物送到兒童醫院就診的孩子不少,誤食的異物五花八門,有棗核、磁珠、別針、紐扣、硬幣、電池等等。一般來說表面圓潤的小物品,如玻璃珠、硬幣,家長可以注意觀察是否能隨大便排出,但如果是銳利的物品,誤食後的風險則增大,需及時就醫。

胡鍵陽醫生特意囑咐家長朋友們: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心智尚未成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沒有危險意識,伸手抓東西喫是孩子對外界感知的一個方式,對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們應注意把家裏的能通過嘴巴喫進去的、尖銳的、有毒的、顏色鮮豔的東西放在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同時,加強看管,儘量不要讓小孩玩這些物品。而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則需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寒暑假小孩單獨在家的時候,應注意教育和提醒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