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腸轆轆的蚊子在嗡嗡地叫!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一讓人抓狂的現象背後,也隱藏着一些科學謎團,那就是:蚊子怎麼就能飛起來了呢?

蚊子爲什麼能飛?

雖然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能飛,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並不清楚其原理。基於相對簡單的空氣動力學知識,人們發明了飛機,但是要解釋黃蜂等昆蟲的飛行原理時,認知中的理論卻失效了。 相對於飛機,昆蟲普遍太重了,小小的翅膀沒法讓它們飛起來。人們花了數十年時間來研究其中的奧祕。並最終掌握了要領。那就是:前緣渦流!

蚊子爲什麼能飛?

這個原理是這樣:當空氣流過昆蟲翅膀時,會在翅膀最前端形成龍捲風狀的渦流,這些轉動的氣流降低了翅膀上方的壓強。 這樣,其他昆蟲們就能獲得一個小額度的升力。但是,蚊子還有些不同,它們翅膀的雖然扇動頻率很高,但是扇動的角度卻很小,只有可憐的40°左右,也就是蜜蜂的一半。 正常來說,這麼小的幅度,只靠前緣渦流是無法飛起的,爲了解決這個新問題,科學家們動用了八臺高速攝像機,從八個不同的角度,同時記錄蚊子的飛行信息。然後他們將這些信息進行3D建模,進而揭示蚊子翅膀的運動規律!

他們在蚊子翅膀的前段發現了前緣渦流

同時,科學家們還以此建立了翅膀上的氣流模型。就這樣,他們在蚊子翅膀的前段,發現了前緣渦流!同時也有了新的發現,在翅膀後側的地方也形成了渦流,也就是後緣渦流! 翅膀後側的扇動,可以捕捉到前一次扇動產生的渦流,也就是回收了部分能量後形成的渦流,在翅膀的上表面,也可以爲蚊子提供額外的升力!這樣,蚊子就可以飛起來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