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上預定,達到酒店可在自助辦理“刷臉入住”;指引機器人穿梭;電梯可自動識別樓層;自動開啓房門以及配備客房智能管家。全程無需保安、前臺,甚至任何工作人員。

  並非科幻片,這一場景如今得以實現。

  11月,貼着“未來酒店”標籤的菲住布渴(英文名FlyZoo Hotel)在杭州試運營。這是繼開設未來餐廳、未來書店之後,阿里巴巴集團首次涉足酒店行業的作品。

  騰訊也沒閒着。11月8日,騰訊與香格里拉集團宣佈戰略合作,雙方將從智慧營銷、智慧運營及智慧服務三個方面,依託微信生態,讓酒店更智慧。早在去年10月,騰訊就正式發佈了“全球首家QQ family智能企鵝酒店”。

  信號很明顯,繼“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之後,騰訊、阿里已經揮舞着AI大棒升級改造傳統酒店業。

  酒店是旅遊產業中的重要一環,但目前這個行業依然同質、低效。騰訊、阿里入局的同時,不少酒店頭部玩家也在開始信息化和智能化探索。

  菲住布渴(英文名FlyZoo Hotel)位於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旁,開業前,阿里祕密籌備兩年多。

  其實,如何“爲酒店裝上智慧的大腦”?阿里在2016年就開始琢磨。

  菲住布渴最終由阿里一手打磨而成,它由達摩院負責酒店創新研究計劃,阿里雲提供大數據底層服務,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s)啓用了最新設計的智慧機器人;智能場景事業部完成酒店整套數字化運營平臺和AI智能服務中樞以及智能場景系統的研發;天貓等平臺則爲酒店傢俱牀品提供了供應鏈。客房內的傢俱、牀品及其他物件,未來將支持App拍照後一鍵在線下單。

  顯然,爲切入這一全新領域,阿里動用了其經濟體內的多個智囊團。“未來酒店主打的就是阿里科技的落地,將會承載阿里技術與場景磨合的過程。”阿里方面對全天候科技表示。

  菲住布渴作爲阿里探索技術前沿應用的新“實驗室”,正在釋放更多的能量。

  傳統酒店業一直存在着各部門數據分散、職能部門人員冗餘、流程龐雜、成本高昂等問題。而未來酒店的大數據底層服務加數字化運營平臺,可整合部門數據,縮減人力成本,有效提升人效比。

  菲住布渴CEO王羣介紹,“通過酒店管理平臺系統能力的提升,未來酒店的人效比是將達到傳統同檔次、同等規模酒店的1.5倍。”

  無獨有偶,騰訊也在今年把目標指向了智慧酒店的風口。

  今年4月騰訊公佈了大住宿行業解決方案,配合騰訊雲的計算能力、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能力,推動住宿行業智能化升級。

  在此之前,該方案於去年5月已經在連鎖酒店品牌雅園集團落地實驗。上線4個月後,平均入住辦理時間縮短至30秒以內,入住信息錄入準確率達到98%,高峯期客人插卡即可退房無需等待。

  但騰訊雲副總裁答治茜表示,騰訊“不會親自去做酒店”,騰訊的定位是,推動酒店行業把好的服務跟人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連接起來,因此,騰訊選擇通過和頭部企業們進行合作,幫助其做好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在騰訊與亞朵酒店聯合打造“亞朵•QQ超級會員酒店”的規劃中,將會應用線上AR看房、自助刷臉入住以及智能門鎖等黑科技,同時藉助QQ龐大的會員體量擴充自己的會員體系,以招攬年輕客戶羣。

酒店行業的自我救贖

  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對酒店傳統的服務和運營模式提供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帶動酒店行業開始了一場探索“智慧酒店”的比拼。

  可以說,傳統酒店業在主動求變。從高星酒店及到連鎖酒店,優先且主動選擇與互聯網巨頭們合作,引入智能硬件和系統,在住宿流程、能效控制、交互娛樂上下足功夫。

  華住集團無線研發部高級總監邵遠駿提到,智慧酒店雖然是趨勢,但每家酒店應有不同的側重點,“這受到酒店的投資能力、對回報的敏感程度、客戶消費能力等多方位因素的影響。”

  尋找外部技術合作方是目前大多數酒店的選擇。邵遠駿對全天候科技表示,“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要選擇能夠真正爲客戶提供定製化和場景化的服務的技術和產品。如果只是一味堆砌高科技產品和盲目引入技術,而不考慮是否和酒店內部的管理體系匹配和兼容,依然無法解決當前酒店和客戶的痛點。”

  除了直接在外部尋找技術支持外,一些酒店還選擇自己開發管理系統。以華住集團爲例,其設有自己的IT部門自主研發PMS系統、易系列產品、智能收益管理系統等,以此管理旗下18個酒店品牌和4000多家酒店。

  不過,當前不少酒店對“智慧酒店”的概念依然模糊,甚至停留於裝修和設備升級層面;試圖通過簡單複製,盲目跟從實現轉型,建設水平參差不齊;服務和管理過度化而忽視客戶隱私。邵遠駿提到,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引入方面,還涉及到與公安部門的協同。

  智慧酒店新局已經開啓,雲端智慧解決方案和技術供應商爲酒店行業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但如何讓酒店真正變得智慧尚需更多探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