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妹有話話:【小師妹發願將用200篇以上的文字爲前來五臺山朝聖或旅遊的善信們,詳細介紹五臺山人文歷史、玩法攻略、佛學智慧,傳遞善心秉持善行,今天是系列第27篇】感興趣的往下看。

五臺山風景

五臺山善財洞寺分上下兩院,相距100米左右,上院背靠黛螺頂,面臨清水河,景色十分優美。上院在懸崖絕壁上,居高臨下,地勢險峻。在懸崖上有一個叫“善財洞”的石洞,當地的僧人認爲這是善財童子修煉養性的地方。

五臺山善財洞

善財童子像

現在的下院是善財洞寺的主院,建於清乾隆年間,坐東向西。山門琉璃鋪頂,中間的“善財洞”三個字,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寫。院內中軸線上有三進殿宇,兩側是禪堂僧舍,佈局莊嚴。殿宇雅秀,花木蓊鬱。

五臺山善財洞山門

清朝諸皇帝大興佛教,尤其是黃教,四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曾多次巡禮五臺山,善財洞作爲黃廟更是得到了帝王們的青睞。據說,下院當時是皇家朝山的駐地,至今還能找到當年的拴馬樁和皇家眷屬朝山歇腳的印痕。

五臺山下善財洞

下院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雄寶殿之後,東側最高處有一排排紅塔,遠遠望去煞是好看,非常壯觀:釋迦應道塔、文殊大智塔、彌陀接引塔、藥師如來塔、普賢行願塔、觀音慈悲塔等。細觀之下,這些佛塔做工精巧,每一座塔每一層的佛菩薩都不同,神態活靈活現,在青山碧水、草綠花紅的映襯下,真是一幅絕妙之境。

五臺山下善財洞佛塔

五臺山下善財洞彌勤殿

走出下善財洞山門時,“回頭是岸” 四個大字印入眼簾,是否是教化那些有罪之人迷途知返、棄惡揚善。可細心思量,誰人沒有罪過,誰人不在苦海,願世人皆能認破迷津、回頭是岸、衆善奉行。

五臺山善財洞回頭是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