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起眼的政策可能成爲股市的大利好

作者:齊俊傑看財經

本週末,很多投資者都很失望,新股繼續發行,青島海容,湖南宇晶兩家公司確定上市日程,老股民知道新股發行不停,基本市場就不會出現真正的逆轉。這次證監會神一樣的自信,要讓新股發行始終常態化,能否開創一個新股不停而救市的先例呢?這個我們表示很懷疑。

不過,我們雖然沒有等來停發新股,但卻等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利好,那就是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佈了《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主要有這麼幾個看點,1是依法支持各類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2是鼓勵運用其他市場工具爲股份回購提供融資等支持。繼續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可轉債等多種方式,爲回購本公司股份籌集資金。3是對於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或者20個交易日股價累計跌幅達到30%的,爲了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的權益進行回購。4是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後申請再融資,融資規模不超過最近十二個月股份回購總金額的10倍。

很多人在知識星球,齊俊傑的粉絲羣裏面問,這是什麼意思,老齊用白話文給您翻譯下,之前其實我們講修改公司法的時候已經說到過了,本意是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做好市值管理,那意思就是說,你們股價已經很低了,爲什麼自己不買呢?後來上市公司門反饋,不是不想買是沒錢買,現在經營都很困難了,哪還有多餘的錢回購股份,於是這次三部委聯合發文,告訴大家,你可以借錢買。而且做出了明確的安排,股價破淨,或者20個交易累積跌幅超過30%的,你們就應該回購,而且還有獎勵懲罰措施,如果你不回購,以後你再融資都將受限制,申請再融資是你回購股份總金額的10倍。換句話說,你回購1億股票,以後會優先批准你再融資10個億。如果你不回購,那能不能批就不好說了。

這個政策很明顯,就是要上市公司們自掃門前雪,你把你的市值給我管好了,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把股價儘快拉起來,而且證監會已經給劃出了線,點名了那些20個交易日累計下跌30%的公司和破淨的公司,你們要抓緊回購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這當然是個好消息,發優先股可轉債募集資金,然後買自家股票,第一借的錢成本極低,我們講可轉債的時候就說過,如果不轉股就是一張低息債券,基本每年也就1-2%,所以幾乎沒有成本,上市公司可以大量發行可轉債,然後回購自家股票,這相當於借別人的雞,生自己的蛋,大家當然樂於這麼幹,沒人會反對多借點錢,而且還是不怎麼要利息的錢。也沒人會反對拉起自家的股票,只是之前不敢明目張膽這麼幹而已,現在名正言順,而且還鼓勵融資,最後還有未來融資優先的大紅包獎勵,目測一大堆公司已經摩拳擦掌躍躍越試了。特別是那些低價,低市值,股價表現低迷的公司,他們其實用不了多少錢就能把股價拉起來。

但是,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注意這個政策只提到了回購,而沒說註銷,這意味着上市公司拿到這些股票之後用於股權激勵,分給了高管員工,然後會怎麼樣?是的,他們終究會套現的,也就是說當他們把股票買回去,分配好之後,就會拉起股價做市值管理,等股市迴歸正常,其他的投資者跟進,那麼這些回購的股票也就該出來套現了,相當於上市公司可以自己坐莊了,以前也有市值管理公司這麼做,幫助上市公司維護股價,但現在撕掉了僞裝,可以明目張膽這麼幹了,而且還是被鼓勵這麼幹,所以廣大的普通投資者要小心了,你要知道,他們不是活雷鋒,現在買入不是給你抬轎子,而是早晚有一天會在市場收割財富。所以對於很多公司而言,可能會出現股價的大起大落,反覆收割。

另外,對於可轉債市場可能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以前發行可轉債的公司,審覈比較嚴,實力都比較雄厚,而如果可轉債成爲了回購股票的一個融資工具,這塊很可能會放寬標準,那麼也就意味着可轉債質量要下降,可轉債也會逐漸出現違約情況,或者無法轉股的情況。所以還是我們之前的建議,玩可轉債的,最好通過基金購買,如果非要自己直接參與,一定要注意分散,最少買10只可轉債起,以前從沒有鬼故事,不代表以後不會有鬼故事,萬一倒黴的就是你,那麼分散買入,至少你還賠的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