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启动!

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 杜洁莹)“双十一”未到,他们就开始囤东莞腊味啦!今天(11月10日)上午,东莞市第二届腊味节在市文化馆拉开序幕,18个东莞著名腊味品牌齐聚东莞非遗墟市接受市民“检阅”。“秋风莞味”腊味影像展首秀引人入胜,大批市民来到现场边逛边吃边买,感受东莞腊味文化的魅力。本届腊味节将持续到11月28日,期间,腊肠制作技艺非遗课堂、东莞非遗墟市腊味专场进镇街、腊味创意菜式比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将陆续开展。

四大创新 让东莞人的腊味节“更有味”

启动仪式上, 18位东莞腊味品牌代表人共同参与“开腊”仪式,展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无限魅力,这是本届腊味节的四大创新之一。此外,18家东莞腊味品牌大集结、举办“秋风莞味”腊味专题影像展以及举办“腊味专题墟市”也是本届的创新亮点。

“秋风莞味”腊味专题影像展在今天上午开幕,通过影像语言,把东莞腊味人物、腊味事件、腊味风物、腊味技艺和腊味文献串连起来,展示东莞腊味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历程。该影像展将在市文化馆展览一段时间,随后将到部分镇街开展巡回展览,以表达对百年腊味人坚守传统、传承创新精神的无限敬意,让更多观众通过浏览影像展,了解东莞腊味文化概貌。

“腊味专题墟市”热闹开市。

吕衬婵介绍本届腊味节。

随后,“腊味专题墟市”热闹开市,18大东莞腊味品牌集中展示,为市民全面检阅东莞腊味品牌的提供平台,也是一次东莞腊味文化的整体推广。腊味节主承办方代表、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衬婵表示,本届腊味节意义非凡,“把东莞的腊味行业联合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把东莞的腊味品牌往前推。”

本届腊味节从11月10日持续到11月28日,在此期间,腊肠制作技艺非遗课堂、腊味专题讲座、腊味文化与腊味产业发展圆桌对话、东莞非遗墟市腊味专场进镇街、腊味创意菜式比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将陆续开展。

“厚街腊肠制作技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虎门白沙油鸭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东莞腊味节成为广东非遗保护新亮点

自古以来,东莞就有“腊味之乡”的称誉。地处北纬30度的东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为腊味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数百年传承,今天的东莞腊味,已经成为东莞饮食文化最具地标性的符号。

近年来,东莞挖掘整理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腊味文化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厚街腊肠制作技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虎门白沙油鸭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莞腊猪头皮制作技艺”被认定为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表示,腊味制作技艺是东莞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举办腊味节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东莞传统文化,衷心希望各界关心和支持,“振兴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身逢其时,我们既感到万分庆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蓝海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东莞腊味节是广东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新亮点。她指出,全国范围内,打上“腊味节”这个标签的只有东莞,“这既有整合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新举措,又有理论方面的新探索,还有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新路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敢于创新,值得期待。”

“东莞腊猪头皮制作技艺”被认定为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凤凰藏玉”你吃过没?其实就是鹌鹑里藏这一块雪白的猪油。

明心润,看起来就很香。

水乡风味的甜口腊肠。

客家风味腊肠。

现煮现切,来尝尝吧。

加了陈皮的润肠,小编的最爱。

还有茅台腊肠,吃了可以开车吗?摊主表示“你想太多了”。

还有腊味即食饭。

盐焗鸡爪也来凑热闹。

小编巡遍全场,发现价格普遍在每斤40元-100元之间。

独立包装的鸭润肠。

价格普遍比较实惠。

“阿姨,买得多优惠多哦”

看,不到十分钟,就有市民买了这么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