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與陶氏化學史無前例的合併後,全球化工業“巨無霸”杜邦公司又有了新戰略。

本週四(11月8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宣佈將投資逾8000萬美元,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興建全新制造基地。新基地主要用以共混高端工程塑料並生產膠黏劑,服務於交通、電子、工業和消費品市場的客戶。項目預計2020年落成投運,並於2023年完成擴建。

中國美國商會今年初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在華的美國企業認爲中國投資環境正在改善。報告列舉了一些調查數據:2017年,73%的美國企業在華實現贏利,74%的企業計劃於2018年擴大在華投資,這一比例爲近年來的最高。杜邦也成爲了又一家宣佈在中國擴大產能的美國企業,這一次是在進博會上。

併購帶來新氣象

2017年陶氏化學與杜邦的世紀併購,成爲全球化工領域規模最大的合併交易,合併後的“陶氏杜邦”(DowDuPont)年銷售額將達到770億美元。今年2月,陶氏杜邦公司宣佈,其材料業務將以“陶氏”(Dow)的名義繼續運營;其特種產品部門將成爲新的杜邦(DuPont)公司;其農業部門將被命名爲Corteva AgriscienceTM,預計該拆分業務將在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

因此,在此次進博會上,杜邦以全新形象亮相,以一種更可持續的方式,向全球觀衆具體展示杜邦的創新技術和專業解決方案。新杜邦公司期待通過更廣泛的特種產品組合,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幫助人們保持聯結,實現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在“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中,第一財經記者在杜邦展臺看到,以材料起家的杜邦,其實很多產品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小到紙片,大到廚衛實體面板,都能見到杜邦產品的身影。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毅說:“與原先的品牌標識相比,新杜邦的品牌標識保留傳統的橢圓,但突破了邊框限制,寓意着新杜邦願與中國的合作伙伴以更開放的形式進行合作、創新。”

創新改變生活

張毅介紹,在本次進博會上,杜邦展示了智聯未來、智能出行、健康生活、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四大主題。

杜邦此次爲中國市場帶來了多款全新產品。比如,一款可用於運動及輔助醫療目的的新款智能穿戴設備。據介紹,這套智能服飾可以提供人體的關鍵生物技術測量數據,包括心率、呼吸速率等,可通過手機設備實時觀察並監測。張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智能穿戴設備的優勢在於抗洗滌性,且信號不會失真。

此外,杜邦和潤米科技(小米生態鏈成員之一)共同推出的一款輕質且堅固耐用的行李箱。該行李箱是首個應用了凱芙拉®材質的硬質旅行箱,20寸的行李箱淨重僅爲1.68公斤。同時,杜邦還推出了名爲AHEADTM(加速混動自動駕駛進程)項目的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

“杜邦很榮幸成爲首批簽約進博會的企業之一,”陶氏杜邦公司特種產品業務部首席技術和可持續發展官亞歷克莎·德貝克(Alexa Dembek)表示,“中國是杜邦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希望與更多公司成爲合作伙伴,運用我們強有力的創新與研發實力,提供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爲客戶在互聯、防護及可持續性、健康、智能交通等領域創造更大的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