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基层研究基地”、“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四川省委党校特色现场教学基地”,11月10日上午,伴随着授牌仪式上这三项“重量级”荣誉的授予,实现乡村振兴路径探索—成都村政学院五周年回眸暨第六届村政论坛在都江堰市开幕。同时,在第六届村政论坛的现场,设有农产品展示区。这里的农产品分两类,一类是作为东道主的都江堰本地特色产品,另一类来自于“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培训班学员带来的当地特色农产品。

学员“回家”讲经验

本次论坛上,成都村政学院公布了5年来数据库的部分数据信息和解决农村基层实际问题的部分案例,让前来参会的嘉宾感觉收获满满。“有一种不会做的题给了参考答案的感觉。”河北省农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学员说道。

成立五年来,成都村政学院在全国各地和培训班学员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问卷调查,针对农村改革中的热点、难点,收录了超过38000份的数据,包含了“万村调查”“百镇调研”“专题跟踪”等多个板块。这是成都村政学院的课题组在无数次的“解决问题时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中积累的经验,从而汇聚成的今日论坛发布的“案例库”和“数据库”,为乡村振兴提供研究数据和案例借鉴。

在300余人的参会嘉宾中,有一群特殊的来宾,那就是曾经在成都村政学院培训过的学员,参与过往届论坛与培训班的“学长学姐们”和如今正在村政学院培训的“新同学们”齐聚一堂,共话“村政”。来自今年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党员骨干脱贫攻坚培训班”的学员——吉林省临江市天湖沟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魏树波,在论坛上分享了其“失之交臂的大学路,色彩斑斓的创业人”之感、之获、之悟,带现场的参会人体验别样的创业致富路和恋家怀乡情。在这个培训班上,成都村政学院在以往口实访谈基础上,植入“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都江堰市优秀的村(社区)书记与培训班学员结对,进行长达5年的跟踪帮扶工作,实现教学研究与基础党建相融发展。该培训班学员们的此次“回家”,也契合了“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长期互助,分享发展”的初衷。

有“知”又有“味”

“成都村政学院这个名字有三个很好的词,‘村’是基层,‘政’是治理,是组织建设,‘学’是教学,是人才力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第六届村政论坛的授牌仪式上这样说道。作为农业农村部少有的授牌基层学院,这已经是成都村政学院自成立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六届聚焦“村政”全国性论坛。本届论坛以“实现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化改革新路径、人才培训新方式、产业发展新模式,并组织现场参观考察。论坛着眼于连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意愿,融合权威理论与乡村实践,邀请到全国政商学等业界精英300余人参加。

论坛发言交流阶段,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名誉院长徐勇、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等专家作主旨演讲与点评,香港、吉林、北京、安徽、江苏、贵州等地一线实践者作经验交流发言。学界专家与基层实践者集聚论坛,共同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在第六届村政论坛的现场,还设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区域:农产品展示区。这里的农产品分两类,一类是作为东道主的都江堰本地特色产品,另一类来自于“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培训班学员带来的当地特色农产品。成都村政学院的老师这样解释道农产品展示区的用意:“一是让我们的论坛更加‘好看’,让参会人员更加了解乡村,喜爱乡村,其次最主要的还是为我们的参会人创造一个机会,在这样一个业内人士聚集的地方,抓住机会展示我们每个地方的特色,拓宽我们都江堰还有我们学员们的产业之路,让我们充分利用这次论坛的机会,争取让大家都能‘带点东西回家’”。

现场农产品的展示则让人触摸到实在的产业发展机会。论坛+农产品展示,展现各地农产品,拓展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红星新闻记者 董馨

图据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编辑 潘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