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時我會想,漁人或許是不可能留下的,由於他是外面世界的人。有人說,漁人可能即是作者本人,只有歸隱田園的他,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見過文中的桃花源。

如果有一塊令人羨慕的天地,我國人會稱之爲“桃花源”。

還記得在課堂上初讀這篇課文,就已經心神嚮往。

今天要說的這個國產短片,可能已經無限接近你我心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豆瓣評分8.1。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原文作者更是耳熟能詳,田園詩界的扛把子。

被稱爲“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東晉詩人——陶淵明。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之所以說這個影片改編的好,是由於影片的畫風是這個樣子的。

水墨畫風格的羣山江水。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還有融合了國畫散點透視的長處,加以現代方法的細膩渲染。

華麗且富有歷史的厚重感。

這即是國畫的魅力,含蓄寫意。

可以美如仙境的呈現在你眼前,同時又不木訥呆板。

保留你的“一想之美”,絲毫不會影響你對桃源的想象。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短片汲取了我國皮影的人物特點,水墨畫方式的背景風格。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我國傳統皮影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影片劇照

配之古箏,竹笛,笙等我國傳統樂器的演奏。

讓觀衆大呼美輪美奐。

影片尊重原文,在原文的基礎上,在結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節選

魏晉年代,武陵漁人在江上捕魚。

由於繁重的苛捐雜稅,與一網一網的一無所獲,可以看出漁人是怎樣的心情。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正如畫面的全體色彩,憤激壓抑。

這裏加入了一筆神奇的色彩,好不容易捕獲一條小魚,但因太小,善良的漁人決定把它放生。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與周遭環境明顯不搭的小魚,一看就不是一般貨色。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小魚可能是爲了報恩,推着他的船一路順流急下。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由於有了異乎尋常的小魚,所以遇見從未有過的桃花林也就變的順理成章了。

這裏可能學習了俄國童話《漁夫與金魚》。

但我不要三個願望,如果可以,這一個就足以。

桃樹青山,白霧綠水。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鶯歌燕舞,鳥語花香,伴着溪流潺潺。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微風吹過,桃樹搖曳,花瓣輕柔飛舞。

順着清風,緩緩落在河塘裏。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漁人爲眼前的美景所驚歎,順着山洞,想要桃林的盡頭會有什麼。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源記》 節選

山洞裏前行,音樂突然加上了密集的鼓點,給人以緊張壓抑的氣氛。

伴着漁人從山洞裏跌跌撞撞的爬出來。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加上在山洞出口,向外眺望的音樂靜止。

突然展現在眼前的美景,與同時出現的竹笛聲,給人以心頭一震。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增添了美景的震撼力與感染力。

嗯,不錯,這即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婦人結伴在溪流旁洗衣梳洗。

頑童在青牛背上度過自己愉快悠閒的美好時光。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人們在悠然耕田勞作。

漁人與獵戶們也都說笑間滿載而歸。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黃髮小兒,白髮老叟,在歡快的音樂中嬉戲玩鬧。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 節選

老叟看見了漁人,以禮答之。

簡言問了外面的情況,與此處所不同的是,外面早已屢次的更換朝代。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就像桃源的花落花開。

桃源依舊以最初的面貌存在百年。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這裏沒有壓迫,沒有交不完的賦稅。

牛羊肥美,稻穀金黃,村人好客,熱心款待。

由於把你當客,所以熱心款待。

客是不會留下來的,文中也從未出現過讓他留下之意。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漁人想把家裏整頓好,來到這裏就再也不走了。

白叟在他臨行前,囑咐他,不要向外人提及這裏。

白叟也沒有挽留他,彷彿一開始就知道他只是過客。

有時我會想,漁人或許是不可能留下的,由於他是外面世界的人。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漁人滿口答應,臨出山洞時問了一句。

我還能再來嗎?

回覆他的,只有片片桃花瓣,緩緩清溪流。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及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漁人處處做符號,爲了能找到回來的路。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正如開頭時一樣,漁人違背了對白叟的許諾。

把這個音訊告訴了太守。

帶着太守的部下搜尋出來時所做的符號,未果。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南陽劉子驥,聞之,悵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文人劉子驥救下了快被太守打死的漁人。

漁人再次向他提及桃花源。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他表示願意相信,並要一同尋找。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二人在武陵江水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秋冬夏。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在文人臨終前問漁人,你是不是在騙我?根本沒有桃花源。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這時的漁人也在懷疑自己。

自那之後,再也沒有人提起這件事。

依舊過着被奴役的沉重生活。(請注意手裏的魚。)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影片以皮影爲首要創作元素,這讓我們可以想起了80年代的經典動畫《漁童》。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漁童》劇照

廣爲傳唱的好故事,標誌性的我國元素,還有至今迴旋在耳旁的漁童釣魚時所唱的歌謠。

都讓人印象深刻。

近些年來,國產動畫優秀作品頻出,這是值得欣喜的。

但是與其去絞盡腦汁的去追逐。

不管是日漫界的豐碑人物——宮崎駿。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還是美國“凡他出品,必是精品”的——迪士尼。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想要追上他們,有他們一樣的影響力,十年二十年都是不可能的,與其那樣不如潛下心來,好好的做自己。

我國五千年曆史,數不盡了好故事,音樂繪畫都有在藝術之林裏別具一格。

也有很多人覺得,這部影片只是做了翻新,不足掛齒。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但是,傳統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有一部分不好的的確應該被廢除。

但是還有一個詞,叫傳承。

絕大部分的精華,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與接力。

等到外國友人都來爭相仿照我國動畫時,那纔是國漫真正的崛起。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影片在這裏做了一個後續,是傳承之後的發展,我認爲是不錯的。

漁人望着早已破敗不堪的家,握着從那裏帶出來的桃胡埋於地下。

預備將這個故事帶進墳墓。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突然兩隻桃林裏的黃鶯結伴飛至。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先是粉紅的桃瓣滿地。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接着一顆正值花期的桃樹,出現在了漁人面前。

漁人歡喜雀躍。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我想他不會再告訴任何人了吧。

有人說,漁人可能即是作者本人,只有歸隱田園的他,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見過文中的桃花源。

或許是吧。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正是有了桃源人的心境,纔可以遇見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這部上學時最難背的課文,竟然改編成了電影,畫面美到極致!

我是相信有桃源的。

那所真正的桃源,或許即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後的那一方淨土。

那一方“不足以外人道也”的精神家園。

那裏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