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泽宇讲历史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好友离婚了,离婚理由没有什么新意,就是她用女人的直觉判断出自己丈夫有了出轨行为。在她并没有抓到任何切实的出轨证据的前提之下,还是断然选择离婚,她说,“有时候,在蛛丝马迹中所寻到的气息要比抓到现行更令人恶心。”
所以,为了调节心情,我们到了她从初中就一直崇拜的鲁迅先生的故里——绍兴。
在这里,一直以来,最有特色的当属河面上南来北往的乌篷船,沿着水波从东巷划到西岸,岸边或是繁华的街市,或是沉寂的深宅大院。
好友喋喋不休的讲着她曾经灿烂的爱情和婚姻,也会偶尔毫不吝啬的咒骂着她出轨的前夫。当然,在船上看着青石台阶漫延的街道,她更感慨的是倘若她早生个一百多年,说不准就会遇到鲁迅,替代许广平来爱他。
我哑然,说实话,我特别想跟她讲一讲鲁迅结发妻子朱安的故事。
倒退个一百多年,这里是绍兴城,这里的女子就好像河面上的乌篷船一样,等待着自己的船客。
然而,朱安的船是有船客的,只是名为鲁迅的船客终究不是她的良人,所以她就成了一条永远都等不到过客的船,满载着委屈、孤独和守候从绍兴城的河埠头一直划到北京城的八道湾。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朱安是被完完全全的从鲁迅的人生历程中磨灭掉的,提及鲁迅就紧跟着提起许广平,而朱安跟着鲁迅一辈子,却从没有真正的站在他的身边,一生都只充当着鲁迅身边的“多余人”的角色。
朱安的一生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
待字闺中的老姑娘终于依靠着还算殷实的家底与城里已经落败的周家结了亲,但是,她的婚姻确实一波三折,用好事多磨来安慰自己都会觉得非常牵强。
从1899年农历二月初五,周家和朱家订下婚事,到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鲁迅被母亲骗回家中举行婚礼,期间一共隔了七年零五个月。虽然婚礼上,朱安的一双塞了棉花的大鞋没能掩住她的“三寸金莲”,让整个婚礼陷入尴尬之中,但好在并无大碍,并不如期的婚礼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进行到结束。
朱安心里踏实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她终于嫁到周家,做了周家儿媳妇。即便作为新婚丈夫的鲁迅没有一点含糊,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家,朱安还是做着她作为周家媳妇该做的事,比如,照顾婆婆。朱安很孝顺鲁迅的母亲,她们两辈人相依相靠,感情也算是比较深。
因此,鲁迅的母亲也曾催促鲁迅回家,这给了朱安莫大的希望和安慰,只是,又有什么用。鲁迅每次回家不过是探望一下母亲,与朱安并无只字片语的交流。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现在的我们举得很难想象这样的日子该如何过,但实际上,静下心来,看看两地生活的夫妻们,他们又何尝不是过着这样的日子。唯一不同的就是现在交通便捷,不过,当一个人不想回家的时候,再短的距离、再便捷的交通也都没有任何用处。
就像鲁迅留学归来在绍兴城教学一样,明明很近,近的触手可及,他却和朱安保持着陌生人该有的距离,甚至还没有对待陌生人的那种谦和与包容。
朱安和鲁迅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年,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她走不进鲁迅的世界,也敲不开鲁迅紧闭的心门。然而,这时候,鲁迅又走了,北上教书,一去就是七年。
现在谁遇到这样的婚姻大都忍无可忍的丢一句“离婚”来解决,因为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短暂的人生耗费在没有情感,甚至连交流都没有的婚姻里。婚姻里的暴力行为令人身心受伤,而冷暴力更胜一筹,没有身体的痛楚,只有对精神上的折磨。
可我们终是小瞧了这位其貌不扬的朱安,她在封建思想“妇德”的精神约束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甚至是在反思自己到底做了哪一点令“大先生”不满意的事情。她一心一意的操持着这个家,忠心不二的侍奉着她的婆婆。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鲁迅能够接纳她。
1919年,一直生活在绍兴的朱安,与周家人一起长途跋涉的从绍兴城搬到了北京城,从河埠头到了八道湾。这对她来说,虽然远离了家乡的娘家人,却也能够与鲁迅生活在一起,也算是喜事。
在北京,她鞠躬尽瘁的侍奉着婆婆,也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着鲁迅的衣食起居。可是,她的付出鲁迅看得到又如何,在一个不爱她的男人眼里,无论她如何努力也无济于事。
她像一只蜗牛,在鲁迅身后慢慢的爬着,鲁迅迈上一步,或许她就要爬上一年,这样的速度根本跟不上鲁迅的脚步。所以,鲁迅身边出现了许广平。
许广平的出现打碎了朱安自嫁到朱家一直的梦,不过,她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举措,而是陪着婆婆一起看着鲁迅和许广平离开居住的胡同,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沉默着。
日子过得像是白水一样,安静的院子里住着两位老妇人,一位垂暮,一位毫无生机。或许,那时候空中飞过一群鸽子所发出的声响,就是这个院子最热闹的时刻了。
不过,当从南京传来许广平怀孕的消息时,朱安还是表现出了她的委屈和愤怒,她用封建的方式向相依为命的婆婆倾诉着自己的委屈,但是,抱孙心切的婆婆却这一次并没有和她一样。此时此刻,朱安更孤单了,以前还有婆婆相伴,然而这一刻,她只有自己为自己叫屈。
不过,朱安最厉害的就是能够很好的说服自己,她在痛苦过后便是更加关心鲁迅和许广平,包括,在后来她对周海婴的无畏照顾与喜爱,说明她本性的善良与淳朴。
有时候,我们会很气愤,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感情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被辜负了。可是,殊不知,我们付出的感情在对方眼里或许没有任何意义,更甚者,可能对方一直视我们所付出的感情是负担。
就像是朱安,她善良的侍奉了婆婆一辈子,她带着一个梦嫁到周家,又带着一个破碎的梦离开人世,在别人眼里这是痛苦而备受折磨的一辈子。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她的懦弱,却没有看到她内心深处的坚韧,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如此度过一生。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女人,这一辈子就像是鲁迅的书桌上摆放的一本书,一本陈旧的书。她说过自己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死后能够埋在大先生身边。然而,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还是在孤独中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朱安的墓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处,也没有墓碑。
然而,令我心酸的是,她自始至终并没有埋怨过鲁迅一句,她只是淡淡的说着,“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因该原谅他”。
活在当下的我们无法用朱安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那么当我们能遭遇被离婚时,当我们结束一段婚姻后,又该如何?
在事实面前不要表现出任何怯懦,直面心中的悲痛,离婚是对精神上的打击,每一个人不可能无动于衷。就算是尽力去处理好离婚的所有事情,利索的与那个人撇清关系,但是,这段逝去的感情还是需要花时间去悼念。
不要觉得自己结束上一段婚姻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不会的,那种渗透到身心的点滴会让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痛苦万分,越急于掩饰越会痛彻入骨。我们需要的是面对,不要一味否认、回避自己受到的伤害。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不要让自己孤单的一个人承受,度过艰难的日子需要有人一起哭、一起笑,听你发牢骚,听你说着不着边际的气话,而这些也有利于早早走出离婚的痛苦。
最后就是要告诉自己,一切都结束了,无论多么留恋,多么不舍,这段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要再沉溺在悲痛之中,不要再把自己有限的人生浪费在上一段糟糕的感情之中。坚强的告诉自己,以后的人生需要自己努力,以后的人生或许还会有个人陪,但绝对不是离开的那一位。
再见,曾经选错的人;直面,重拾勇气的自己,等待;那个总会遇到的正确的人。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