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的話題是“模仿不是創業的捷徑”。

沒有一個偉大企業是通過抄襲或者是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成功的,即便是初創的企業再難,也要堅持創新,創新纔是成功的捷徑。

前幾年確實有一種輿論,認爲只要快速的跟蹤和模仿美國的創新模式,就可以在中國能夠成功,甚至有的創業者公然喊起來,對別人好的產品,就是要連bug都一起復制,以及創業拼的就是融資能力,甚至很多企業出來,來曬一曬自己融資到位的賬單來比拼實力。說實話抄襲別人,抄襲到連bug一起抄襲的做法,我是絕對不屑於去做的,即便爲了生存也不會去做。公司之間的競爭,如果到了要競爭融資能力和比賽燒錢的層面,這種商業模式我是看不懂的。我只是堅信需求是創業的基礎,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創業。我堅信世界上沒有一個偉大的公司是可以靠模仿別人成功的。

過去的韓國是一個公然走模仿之路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汽車模仿寶馬、模仿奔馳,並沒有讓他們的汽車公司成爲偉大的汽車公司。倒是不是那麼去複製模仿別人的三星公司,後來成了世界消費電子領域的很著名的公司。蘋果公司從ipod、iphone到ipad一系列的創新全世界都開始研究和模仿,但是結果蘋果的產品最後的銷量市場佔有率都非常之大。

很多人誤以爲模仿是一種最簡單的成功方式,其實不然。相反我認爲模仿更可能是領先者可以做的事情,作爲後來者,作爲初創者是不可以,不可能靠模仿來取得成功的。也許模仿確實有一定的價值,甚至是一定的市場,但這更是大公司的菜,他們可以對很多新興事物不去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可以觀察別人先推出產品之後市場的情況和反應,一旦好,自己馬上跟進,因爲他們有品牌,有用戶,有資金,可以讓他們迅速的後來居上。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模仿是大公司市場地位的紅利,而小公司,初創公司是沒有資格享受這些紅利的。

很多創業者有一個誤解,認爲公司小隻能模仿別人,等到公司大了再創新,其實不然。小公司生存壓力固然很大,但是隻有通過創新才能找到市場空檔,找到市場空檔纔有自己的生存空間,所以說創新是上天留給小公司的殺手鐧,創新是上天留給小公司的生存機會。踢足球我們都知道好的球隊,全隊一起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把對方拉開空檔,尋求自己的進攻機會。創業其實也是一樣,要找到市場的空檔纔有機會,沒有空檔就要通過創新來製造出空檔,只有創新纔是能夠找到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爲企業的發展贏得時間。所有的成功都是創新的結果。

很多人不理解前些年爲什麼山寨手機有人買,如果仔細研究山寨手機你會發現,雖然是山寨手機,但是做了非常多的創新。例如針對老人的手機,會把字體加大,會把聲音加大,針對特殊人羣的手機,會防水防震超長待機等等,這些看似是很小的地方,但其實都是針對需求,針對了這個創業者,針對了需求進行的一個創新。

所以對於具體的消費者來講,只要你做了創新,你其實就是在更好的去滿足他的需求,只要你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你的產品就有市場,就可以走向成功。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對於初創企業來講,我們都應該以創新爲自己追求的目標,想通過模仿和抄襲領先者去尋求生存機會和發展機會,是非常非常難的一件事,這一點我希望我們所有的創業者能夠高度重視。而創新其實並不難,每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都是我們一個創新的機會,或者是已經被滿足的需求,我們也可以通過創新,來更好的滿足這種需求,無論是降低成本,還是提高效率,或者是提高用戶體驗,只愛我們能夠做出一些新的東西,市場上就有我們的生存空間。

以上是今天跟諸位分享的內容,謝謝大家。

抄襲+融資=創業成功?你體量那麼小,根本沒資格抄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