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最高法最高檢:別再亂抓企業家了!嚴禁亂查封亂凍結,嚴禁刑事手段介入經濟糾紛!

“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爲,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我多次強調要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最近人民法院依法重審了幾個典型案例,社會反映很好。”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穩定預期,弘揚企業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爲國家機關,在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方面作用重大。那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將如何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將中央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落地、落實、落細,服務和保障好民營經濟發展?

最高法院明確: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爲刑事責任,讓民營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讓財產更加安全,讓權利更有保障。要全面清理、完善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釋,凡是有悖於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的條款,要及時廢止或調整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會議

強調充分運用司法手段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2018年11月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廓清了當前對民營經濟的各種錯誤認識,深入分析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明確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爲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並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注入了強大動力和堅定信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先後出臺《關於依法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爲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等文件,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妥善審理各類涉民營企業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張文中案等一批涉產權冤錯案件,促進增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感和幹事創業信心。各級人民法院要……進一步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切實維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爲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會議強調要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依法保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爲刑事責任,讓民營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讓財產更加安全,讓權利更有保障。要全面清理、完善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釋,凡是有悖於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的條款,要及時廢止或調整完善。要加強調查研究,高度關注民營企業股權質押、三角債、互聯互保等所涉法律問題,合理和準確把握資金借貸的裁判尺度,立足司法職能促進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會議指出,要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運用司法手段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要繼續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妥善審理各類涉產權案件,進一步加大涉產權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力度,進一步強化以案釋法工作,及時公佈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和好做法、好經驗,推動形成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妥善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發揮破產重整程序特殊功能,優化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配置,幫助和支持民營企業恢復生機、重返市場。要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主導作用,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爲的懲治力度,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加強反壟斷案件審理,依法制止佔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市場主體濫用壟斷地位,爲民營經濟發展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要加大力度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綜合運用各種強制執行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債權及時實現。在中央政法委領導下,深入開展涉黨政機關執行清積專項行動,促進黨政機關帶頭履行生效判決。要強化公正執行、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理念,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標的、超範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教育引導廣大法院幹警將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立案、審判、執行全過程,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侵害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行爲,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爲國家審判機關,在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方面作用重大。如何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將中央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落地、落實、落細,服務和保障好民營經濟發展?記者採訪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

甄別糾正涉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案件工作力度絕不會削弱

問:社會各界十分關注人民法院依法甄別糾正涉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案件,這方面有何進展?下一步如何開展工作?

江必新:

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就成立了“涉產權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小組”,並下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甄別和糾正涉產權錯案冤案的工作方案》和《關於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工作實施意見》,全面展開涉產權冤錯案件甄別糾正工作。

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公佈對張文中案、顧雛軍案及江蘇牧羊集團案等3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涉產權案件啓動再審。目前,張文中案已經審結,該案准確把握了國家政策的發展變化,對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規範行爲實事求是地予以看待和妥善處理,嚴格區分了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人民法院落實黨中央產權保護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政策的一個“標杆”案件,社會反響良好。顧雛軍案和江蘇牧羊集團案正在加快審理中。上述三案啓動再審,及時向社會傳遞了黨中央依法保護產權的政策導向,有助於增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感以及幹事創業信心,有助於穩定社會預期。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地方法院加大了涉民營企業家冤錯案甄別糾正工作力度,有很多經過甄別糾正後宣告當事人無罪的案例。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繼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大甄別糾正涉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冤錯案件工作力度,將中央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家權益的政策落到實處。一是進一步完善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冤錯案件的甄別糾正工作機制,加大案件發現、甄別的工作力度。二是繼續依法妥善審理好已提起再審的顧雛軍案、江蘇牧羊集團案。三是儘快發佈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保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第二批典型案例,繼續向社會釋放積極信號,爲各級法院審理有關案件提供指引和參考。

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問:人民法院如何充分履行審判職能,全面保護企業家的各類合法權益?

江必新:

一是要加大民營企業家的人身、財產權利的保護力度,增強民營企業家的安全感。嚴格執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對改革開放以來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爲,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對企業家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爲,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嚴格非法經營罪、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防止隨意擴大適用。對於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民事爭議,如無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符合犯罪構成的,不得作爲刑事案件處理。嚴格區分企業家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爲違法所得的,不得判決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嚴格區分企業家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在處理企業犯罪時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

二是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的自主經營權,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加強破產案件審理,對於暫時經營困難但是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發展潛力和經營價值的企業,綜合運用重整、和解等手段,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對虛假訴訟和惡意訴訟的審查力度,對於惡意利用訴訟打擊競爭企業,破壞企業家信譽的,要分別情況依法處理。對違法違規向企業收費或者以各種監督檢查的名義非法干預企業自主經營權的,堅決依法予以糾正。

三是要加大民營企業與政府、國有企業之間的案件糾紛的審理力度,依法保護公平競爭。妥善認定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效力,對有關政府違反承諾,特別是僅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原因違約的,依法支持民營企業的合理訴求。妥善審理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引發的民商事、行政糾紛案件,對於確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導致當事人簽訂的協議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當事人解除合同的請求。對於當事人請求返還已經支付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投資款、租金或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依法予以支持。準確把握立法精神,合理把握徵收徵用適用的公共利益範圍,堅決防止公共利益擴大化。

四是要加大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力度,綜合運用各種強制執行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勝訴權益得到及時實現。要在各級黨委政法委領導下,深入開展涉黨政機關執行清積專項行動,促進黨政機關帶頭履行生效判決。要強化公正執行、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理念,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標的、超範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對已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義務或者申請人濫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要及時恢復企業家信用。對經營失敗無償債能力但無故意規避執行情形的企業家,要及時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刪除。

抓緊起草涉及刑事、民事交叉的司法解釋,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問:在完善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司法政策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將有哪些舉措?

江必新:

最高人民法院在起草新的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時,將以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原則作爲指導,提高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的科學性;在出臺司法政策時,還將進一步考慮同其他司法政策是不是有疊加效應的問題,避免出臺政策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不斷提高司法政策的水平。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將堅持各類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權利保護平等和發展機會平等的原則,全面梳理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中對民營經濟保護不平等的規定,並及時進行修改、補充、廢止。該項工作已經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規劃之中,已經啓動。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抓緊起草涉及刑事、民事交叉的司法解釋,嚴格執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堅決防止將民事案件作爲刑事案件處理。

最高檢:要敢於監督涉經濟犯罪案 不該封財產一律不封

張軍:“三個沒有變”關鍵在落實 着力爲民營經濟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三個沒有變”關鍵在落實

着力爲民營經濟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2018年11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持黨組會。

會議指出,“三個沒有變”既是一次重申,又是一次動員令,關鍵在落實。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把服務和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作爲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先後制定實施了《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等意見和舉措。但總體上看,抓落實還是不夠。要認真總結落實平等保護、加強產權保護、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等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爲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會議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永遠在路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務實。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要繼續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妥善辦理各類涉產權案件。對於有關部門移送的刑事案件,涉及民營企業行賄人、民營企業家的,要依法審慎採取強制措施,充分考慮保護企業發展需要。要落實好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有關認罪認罰從寬的規定,對符合改變羈押強制措施的及時改變,對符合從寬處理的案件依法堅決從寬。要始終堅持嚴格規範文明司法,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涉經濟犯罪案件,不該封的賬號、財產一律不能封,不該採取強制措施的一律不採取,發現問題的要敢於監督糾正,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實現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對申訴要求糾正涉產權刑事、民事等裁判已生效案件,要及時、優先辦理,嚴格依法律和政策提出審查處理意見,確有錯誤的,堅決依法啓動糾錯程序,促進依法糾正。

會議要求,要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爲民營經濟發展貢獻檢察力量。結合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等中心工作,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完善檢察工作服務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實在在的舉措。通過“檢答網”對辦理涉民營經濟發展案件的法律理解、政策適用作出解讀,督導各地檢察機關統一、規範辦理此類案件。加強與工商聯和企業家的溝通,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民營企業家的聯繫,利用各種渠道充分聽取意見建議,不斷改進檢察工作。集中辦理、總結一批侵害民營經濟發展的案件,及時公佈典型案例,發揮案例指導作用。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