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雍正王朝解密篇4——总104期)

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一事,最后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追缴的最后时刻,太子胤礽出现,制止了老四胤禛继续追缴的行为,变成了缓两年交清。

他的这种行为到底是自发的,还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得到了康熙帝授权?

本期话题: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提出户部欠款可以缓交,真的是康熙帝默许吗?

一、

在雍正王朝中,追缴户部欠款一事,按照老四胤禛制定的最后期限,仍然有七成官员没有交清欠款,老四胤禛不放弃最后的努力,苦口婆心的劝大家交钱,而部分官员也为之所动,纷纷掏出了银票打算交钱时。

太子胤礽突然出现,制止了老四胤禛收钱的行为,同时批评了老四胤禛一顿,随后把交款期限延迟到了两年:

“这件事情本来我是不管的,这么一件简单的差事,朝廷派了一位郡王,应该是完全能够办得好的,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就不得不管了……”

也就是说,太子胤礽这次出现是给老四胤禛收拾烂摊子的。

在这之前,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一直都是太子胤礽的得力干将,按照当时的情况,老四胤禛就是太子胤礽的坚定支持者,所以,老四胤禛所做的差事,说到底不管成功与否,都算到太子胤礽头上的。

所以这次太子胤礽出现,就是带着一种主子的心态出现的,意思是说:

我的手下办事不靠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都办不好,弄得现在这么复杂,害得我还得出来收拾烂摊子:

“这一向四爷也够辛苦了,他也为难呐,欠款追不回他有负朝廷,追急了你们又受不了,皇上和我的意思是,钱还得还,但还也得有个还法,像刚才那几位老臣的钱就不能收!”

那么康熙帝真的说过老臣的钱不能收吗?

二、

太子胤礽之所以突然出现阻止老四胤禛收钱,就是因为他提前见了康熙帝。

那么康熙帝都给他说了些什么,又透露出哪些意思呢?这事还得从康熙帝命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时说起:

当时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南方赈灾回京,康熙帝只赏赐了老四胤禛为郡王,但是没有赏老十三胤祥。老四胤禛替老十三胤祥讨功,但康熙帝没有应允。后来老四胤禛又举荐老十三胤祥一起追缴户部欠款,但是康熙帝不同意。

一再追问下,康熙帝终于说出,想让老四胤禛做孤臣,很多人理解的是这时候的康熙帝就有让老四胤禛当皇帝的打算了,其实并不是,孤臣重点在这个“臣”字,毕竟朝廷有很多弊端,需要有这么个臣子处理,况且老四胤禛名义上还是太子胤礽的人。

康熙帝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是一直替太子胤礽着想的,一定要记住这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一切也就都解释的通了。

只是太子胤礽实在不够争气,老四胤禛刚刚拿到差事,一出门就碰到太子胤礽了,他递给了老四胤禛一份名单,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他对这些人下手缓一点。

也正是这个举动,导致老四胤禛出师不利,也导致后来的追缴欠款困难重重!

因为老四胤禛没有先从太子胤礽的人入手,导致其他官员抓住了把柄,以此要挟不还钱,这其中魏东亭还专门跑到田文镜那里质问。

田文镜并不知道老四胤禛跟太子胤礽有约在先,于是开始冲太子胤礽的人频频出手,这也导致了太子胤礽跟老四胤禛之间出现了矛盾。

也正是由于这个矛盾存在,也导致了最终太子胤礽拆老四胤禛的台。

三、

此时的太子胤礽还是支持老四胤禛的,于是他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还钱,也正是有了他带头还钱,众臣们开始松动要还钱。

这从魏东亭的死也可以看出来,因为他觉得太子胤礽都带头还钱了,其他人肯定跑不脱,这就间接造成了魏东亭的死。

魏东亭的自杀深深震慑了康熙帝,同时震慑到的还有那些老臣们。

老臣们开始找康熙帝想办法,很多人理解成是康熙帝的仁慈导致的最后追缴欠款不成,其实康熙帝仁慈归仁慈,但是得看针对什么人。

这些老臣虽然可以还上欠款,但是前提是要卖房卖地,还完钱基本就穷光蛋了,这是康熙帝不希望看到的结局,他真正想做到的,就像当初邬思道给老四胤禛分析的是一样的。

真正需要还钱的是三类人中的两类!

但是形势却出乎了康熙帝的意料,这就是太子胤礽还清欠款的原因,竟然是靠卖官得到的!

于是他让太子胤礽过来谈话,他们谈话的内容,才是重点,才能看出康熙帝对于追缴欠款的真正态度。

康熙帝见到太子胤礽第一句话就是:

“胤誐在前门大街卖家当,还打了田文镜,你知道?”

太子胤礽说知道,随后康熙帝又说:

“一大帮子老臣,到朕这儿来哭的事,你也知道?”

太子胤礽也说知道,那么康熙帝问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四、

这时候康熙帝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朕不明白,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干起来就这么难办?居然还有人以死抗争,我大清的官员都穷到这份上了?这个债再追下去,不知道还会出什么事?”

这时候太子胤礽终于开口说话了:

“皇阿玛圣明……要说弄到今儿这个局面,只怪四弟做事太操切了,再加上他举荐的那个田文镜……”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康熙帝开始满脸狐疑的盯着他,由此可知,太子胤礽完全误会了康熙帝的意思!

康熙帝又讲: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对,你说说嘛。”

然后康熙帝就把吏部报上来的名单让太子胤礽看一下批掉,等于是默许了太子胤礽卖官的行为。

由此,给太子胤礽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老十胤誐卖家当是老四胤禛失误,老臣自杀也是老四胤禛失误,老臣哭诉也是老四胤禛失误,而且追缴欠款是简单的事,太子胤礽应该说说老四胤禛他们,得管一下!

其实,康熙帝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本意其实是这样的,老臣这一块,朕已经替他们办妥了,你的卖官情况,朕也替你解决了,但是老十胤誐那里,需要你这个当太子的出面搞定,因为老四胤禛这里有点捉衿见肘了,你做太子的要去帮帮他!

也就是说,追缴户部欠款最大的三个拦路虎中的老臣和太子已经搞定,只剩下阿哥们,只要太子出马就可以搞定老十胤誐,至此,大局已定,剩下的大臣们自然就无可奈何交钱了。

尤其是康熙帝说的“底下人做的不对”,到底是谁做的不对?

是老四胤禛做的不对吗?

显然不是,而是那些欠钱不还的人做的不对!

不然的话,康熙帝何必自掏银子给那些老臣呢?但是康熙帝终归没有等来追缴欠款的最终胜利,甚至连桑配,图伦绅、邓元方这三个蛀虫都没有查出来。

只是愚笨的太子胤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康熙帝是对老四胤禛不满呢,于是出来卖了自己一个人情,延缓了欠款的追缴!

太子当着众臣说得很清楚:

“当然,我还没有向皇上请奏,我相信,以皇上的圣明一定会恩准!”

康熙帝虽然无奈,但是终究还是维护了太子胤礽的脸面,当着众臣面批评了老四胤禛!

难怪康熙帝会自我感慨:

“这就是我大清国将来的皇帝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上期回顾:雍正王朝中为什么有个道士猜中了科举前三甲?背后秘密鲜为人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