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切肉忽略這事,珠海男子患重病!這習慣很多人都有…

週末到啦

你家準備做啥好喫的呢?

要不要剁豬肉,包頓餃子?

但特報君要提醒各位的是

切豬肉時可要注意啦

珠海的王先生切肉時不注意這件事

竟導致發熱、聽力下降

最後患上腦膜炎!

這是怎麼回事?

馬上來看看詳情

近日,珠海的王先生出現發熱、頭頸部疼痛、聽力下降等症狀,在其它醫院治療無明顯好轉後,到中大五院神經內科就診,經華大基因感染病原高通量基因檢測和細菌培養證實,患者患了腦膜炎,而致病菌爲少見的豬鏈球菌。

在感染科會診後醫生得知,王先生爲珠海某建築工地工人,手上可能存在傷口。

據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李春娜醫生介紹,患者平時做飯多接觸生豬肉,細菌可從傷口感染導致發病。

經過醫生的及時確診並給予王先生針對性治療後,現在他的症狀有所好轉。

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下廚房

切豬肉更加是“家常便飯”

想着手上有個傷口也不是大事

但沒想到因此切肉時竟染病!

而特報君查詢資料後發現,

切豬肉時不注意而感染上豬鏈球菌的,不止珠海的王先生。今年深圳也有人發生了類似感染。

深圳的黃女士家人從老家揭陽帶回來一塊生豬肉。黃女士在處理豬肉時,當時生肉還未完全解凍。但急性子的黃女士等不及豬肉完全融化,就強行徒手掰開豬骨頭。期間,黃女士沒有戴手套,且手上還有倒刺。處理完生肉後,她只是簡單用清水洗了個手。

結果,黃女士也因此感染了豬鏈球菌。出現燥熱、嘔吐等症狀,一度生命垂危。

治療不及時 是此病致死主因

據瞭解,豬鏈球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細菌性傳染病。在市民屠宰、加工、銷售病死豬肉時,豬鏈球菌通過傷口等途徑傳染,個別情況下,可通過食用未熟的豬肉導致發病,出現腦膜炎、心內膜炎、敗血症、永久性耳聾和化膿性關節炎等多種表現。

診斷水平不足,鑑定不出病原菌,治療不及時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判斷感染豬鏈球菌?

根據細菌侵入的部位有不同,有四類臨牀表現:

① 普通型

突然發病,畏寒,發熱伴全身不適

頭痛、肌肉痠痛、腹痛、腹瀉

② 腦膜炎型或腦膜腦炎型(最常見)

頭痛、高熱、頭痛,還會嘔吐和意識障礙

經常併發聽力障礙或面癱和看東西有重影

比較容易痊癒,病死率較低

③ 休克型

大多數會突然發燒

早期多會併發胃腸道症狀、休克

病情會迅速惡化,出現如呼吸窘迫綜合徵、心力衰竭和急性腎衰等症狀

部分患者手腳會出現淤血瘀斑

難以痊癒,病死率極高

④ 混合型

同時具有第二種的腦膜炎型和第三者的休克型表現

做好這三點 遠離豬鏈球菌

對待豬鏈球菌病,最好的方式還是預防,注意以下三點,從源頭杜絕豬鏈球菌病!

這麼嚴重?

不過不用方,預防豬鏈球菌病

其實很簡單!

1/處理和加工豬肉的過程中,

一定一定要記得佩戴手套。

2/生熟菜板分開用。

3/不買來源不明的豬肉。

凡是一週內有接觸過病死豬及其產品的,尤其是養殖和屠宰人員,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的情況時,要立即到醫院就診,豬鏈球菌病是可以治癒的,因此,早期發現至關重要。

——中大五院神經內科

副主任張雷

你記住這三點了嗎?

其實很多問題的產生

有時候就是因爲忽略了一個小細節

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健康康的!

同意的點個ZAN!

珠報融媒 劉聯 /文

部分內容綜合南方都市報、疾控在線、廣東公共DV現場

趙思華/編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