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佈《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號召影視製作行業謹慎立項,慎重開機,厲行勤儉節約之風,反對一切攀比,奢靡之氣,把製作成本壓縮到合理範疇之內。倡議書建議控制在毎集400萬元人民幣以內,攝製人員酬勞亦應同步降低30%,編劇、導演和男、女一號主演的酬金,各自最髙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酬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


4月17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佈《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號召影視製作行業謹慎立項,慎重開機,厲行勤儉節約之風,反對一切攀比,奢靡之氣,把製作成本壓縮到合理範疇之內。倡議書建議控制在毎集400萬元人民幣以內,攝製人員酬勞亦應同步降低30%,編劇、導演和男、女一號主演的酬金,各自最髙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酬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規範行業秩序,洽理行業亂象。 這也是繼兩個月前的“限集令”後,行業再度對天價片酬施的“緊箍咒”。 早在2019年7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就指出,“針對注水劇、宮鬥劇、翻拍劇、演員高片酬等問題,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今年2月下旬,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爲打擊劇集“注水”現象,《通知》提出,電視劇及網劇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如今的這份倡議書,無疑是業界針對明星天價片酬的再次“亮劍”。製作成本每集最高400萬,如果以總集數不超過40集計,即總成本不得超過1.6億。男女一號片酬各自最高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以此估算,則單人片酬建議封頂1600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