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4月15日消息新聞回顧: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道,俄海軍最新的22350型護衛艦將作爲重要威懾力量部署於黑海地區。爲此,俄黑海艦隊已準備好碼頭、修理廠、軍火庫等沿岸基礎設施。4月5日,美空軍一架RC-135W偵察機從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起飛,前往黑海上空,對俄開展偵察行動。有分析認爲,未來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和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那麼,長期以來,北約爲何在黑海地區與俄羅斯頻頻交鋒?22350型護衛艦部署在黑海將爲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帶來哪些提升?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孟祥青將爲您深入解析。
軍事觀察員孟祥青分析,黑海是連接東歐內陸、東亞和高加索地區,通往地中海的主要海域,也是影響俄羅斯與歐洲聯繫的重要區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歷來是北約和俄羅斯的必爭之地。 孟祥青: 冷戰結束以後,黑海成爲北約東擴的一個熱點,黑海西北方被北約看作是戰略後院。對北約來講,控制黑海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威懾俄羅斯的一個重要籌碼。而黑海對俄羅斯則更爲重要,早在蘇聯時期,黑海就是它重要的後花園,也是俄羅斯稀有的不凍港之一,如果能夠打通黑海到地中海到中東的戰略要道,就會形成俄羅斯對北約的反包圍。這是俄羅斯的一個戰略核心,所以黑海對俄羅斯有着很高的戰略價值。 2017年以來,北約不斷加強黑海地區的軍事存在,軍事演習越來越頻繁,而且是在俄羅斯眼皮底下搞小動作,這對俄羅斯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北約對於俄羅斯的威脅越來越大。
美軍RC-135電子偵察機 軍事觀察員孟祥青認爲,北約不斷在黑海刷存在感,是爲了遏制俄羅斯在該地區的軍事影響力,以達到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目的。 孟祥青: 我們都知道,蘇聯解體以後,華約解散了,但是以美國爲首的北約一直存在,並且始終沒有停止東擴的步伐。近年來,北約採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戰略舉措,尤其是想把烏克蘭納入北約。同時,美國又退出《中導條約》,俄美之間,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力量對比,向着有利於美國、北約,不利於俄羅斯的失衡狀態發展,使得俄羅斯在歐洲的戰略空間不斷被擠壓。在軍事上,北約不斷加強黑海地區的部署和演習,以此來削弱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實力和能力,因此,俄羅斯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反制。 面對北約一系列舉動,俄羅斯不甘示弱,不斷加強黑海地區的軍力部署,將俄海軍最新的22350型護衛艦部署於黑海地區就是其中之一。軍事觀察員孟祥青分析指出,22350型護衛艦部署在黑海,將進一步優化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力量結構,增加俄羅斯在黑海與北約博弈的籌碼。 孟祥青: 22350型護衛艦也被稱爲“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級護衛艦,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以後,重頭設計開工建造的第一款主力水面作戰艦艇,排水量4500噸,整個武器裝備系統都非常先進,可以裝填16枚“紅寶石”和“布拉莫斯”反艦導彈,配置佈局的綜合火力比較強大。而且,該艦整合了俄羅斯現有最新型的裝備,最先進的系統,整體綜合作戰能力齊全,不亞於歐洲國家在本世紀初期陸續服役的幾種最新型的中型防空艦艇。所以說,它是俄羅斯海軍成立以來最高造艦成就之一,也印證了俄羅斯國防工業可觀的成長。依照俄羅斯的海軍計劃,這個艦未來要建造45艘,俄羅斯專家稱,這型艦裝備的巡航導彈可以瞄準美國在羅馬尼亞的基地。考慮到這一型護衛艦可以裝備射程不少於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還能安裝高超音速導彈,所以它將爲俄羅斯在黑海博弈增加有利的籌碼。
軍事觀察員孟祥青認爲,鑑於黑海重要的戰略地位以及沿黑海國家對於北約和俄羅斯的重要作用,未來雙方在這一地區的博弈將更加激烈、更加常態化。 孟祥青:

俄羅斯和北約未來的競爭戰略着眼點主要包括,一是經濟方面,歐洲經濟一體化,能夠加入其中,是俄羅斯的長遠目標。二是政治、軍事方面,俄羅期需要不斷應對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對其進行的戰略空間的擠壓,甚至是軍事上的威懾。因此,黑海的地位將會不斷提高,在這一地區的博弈可能會更加激烈,而且可能進一步常態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