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12日,由故宫博物院原创出品的历史话剧《海棠依旧》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隆重上演,为观众揭秘一段波澜曲折却鲜为人知的故宫动荡史,于故宫人苍凉温暖的故事中,重拾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不应被遗忘的记忆。

今天,王戈也代表青年故宫人和《海棠依旧》剧组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展了题目为《用真诚向前辈致敬——话剧 与故宫文物南迁》的人文讲座,以更为丰富生动的史料和《海棠依旧》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向观众讲述更加真实生动的南迁历史。

1

海棠是意象,南迁是缘起,热爱与担当是核心

迥别于一般历史题材的舞台剧,话剧《海棠依旧》着眼独到,取材于六百年故宫史上一段荡气回肠却很少被提及的历史——文物南迁史。1933年,为防止故宫文物在战火中损毁,故宫人顶着舆论压力将文物迁移出北平,开启了长达十七年守护文明之火的长征之旅。

1933年3月28日,第三批古物南迁前文物箱装车情况

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险途上,护宝者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身心考验,向死而生,始终用生命守护着国宝和文化的安危。但在时间的洪流中,这段历时十数年、辗转上万里、守护上万余箱文物完璧归赵的文化长征险些被遗忘,故宫之外,鲜有人知道当时的故宫人究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牺牲,才创造下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史奇迹”的壮举。

1947年故宫南迁人及家属在重庆合影

该剧编剧、故宫副研究馆员王戈直言,对前辈的敬意成为他写戏的最初动力。作为一部折射真实历史的作品,《海棠依旧》聚焦于民国时代下的故宫人, 从故纸堆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将他们还原于舞台上。在近两小时的剧情中,以古物南迁为主线,讲述了烽火连天、飘摇动荡的年代下,典守文物的故宫人顾紫宸一家的悲欢离合。

纵观《海棠依旧》全剧,海棠是意象,南迁是缘起,民国是背景,酸甜苦辣是滋味,热爱与担当是核心。即便对于不了解古物南迁史的观众来说,表面写文物,实则讲人情和使命的《海棠依旧》也依旧能打动人心,正是各种人情、亲情、爱情、友情彼此勾连碰撞,才让人们感受到,这些故宫护宝人用生命延续文化命脉的高尚情操不是空洞的口号。

2

八十年后回沪,新故宫人诉说“沪上寓公”旧史

《海棠依旧》所有演员均来自“择一事终一生”的故宫各部门一线,剧中提及的“文华殿、神武门”对外人只是景点,于他们却是朝夕相处的地方,这让居于斯守于斯的故宫人,有着专业演员无法体会的情感。

对此,曾有人戏言,与文物厮守的他们演别的戏没那么“专业”,但演这出戏,没人比他们更“专业”。

该剧导演毛尔南则慨言,“《海棠依旧》是当代故宫人与南迁前辈的坦诚相见,与典守之人的肝胆相照,与中国文化人的促膝长谈,虽然在戏剧专业里演员们略显稚嫩,但这却是一封用真情写就的家书”。

1933年3月6日《申报》刊登的第一批文物运抵上海的新闻报道

谈到此次赴沪演出,王戈表示上海对《海棠依旧》意义十分特殊,“1933年古物南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存放地便是上海,这座千里以外的城市与故宫有着跨越八十余年的渊源。”

他介绍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文物便分为五批运到了上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故宫人用了“沪上寓公”四字给文物编号,“寓公”指流亡他乡的贵族,这似乎寓意着故宫古物因避乱远走上海的无奈,还有几分幽默的自嘲与揶揄。

故宫人员在沪工作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即离当时位于法租界亚尔培路的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不远,在故宫人看来,这种巧合更愿意被当作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召唤。

关于演出,在此前一段给观众的话中,王戈写道:“这些故事曾经真实的发生过,这些人也曾经真正的活过,而我只是改了几个人名,把这一件事剪切粘贴到那里,我其实不会写戏,如果你对演出满意,请给我们的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鼓掌,如果你被故事打动,请和我一起,向故宫博物院的前辈们献上你的敬意。”

♫. ♪~♬..♩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节)目

故宫博物院话剧《海棠依旧》

Treasure the Treasuresby the Palace Museum

时间:2018.11.10-12

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SAIC•Shanghai Culture Square

哥德堡剧院舞团,带你领略身体与舞台的无限可能

参展项目·开幕 | 与水墨共舞,31位艺术家用作品探寻“水墨概念”

舞剧《记忆深处》2018巡演第二站 -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苏剧《国鼎魂》谱写时代正气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