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8月13日電(記者王騰 金正)“歡迎大家來到肯尼亞內羅畢,我身邊的這棟別墅就是丹麥女作家卡琳·布利克森的故居。”11日上午9點,卡琳·布利克森博物館迎來了週末第一批中國遊客,講解員王宴濤既是中國電建海外志願者協會的一員,也是這個博物館的中文志願講解隊成員。

8月11日,中國電建海外志願者協會的王宴濤(中)在卡琳故居的草地上向中國遊客介紹故居的概況。(新華社記者張宇攝)

卡琳故居位於內羅畢市郊。1937年,卡琳發表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於1985年被改編爲同名電影,卡琳故居也因此聲名鵲起。

今年53歲的王宴濤已經來肯工作兩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帶友人蔘觀卡琳故居,發現許多中國遊客聽不懂英文講解,於是便萌發了成立中文志願講解隊的念頭。

今年7月14日,卡琳故居中文講解隊正式上崗。一個月來,十幾名志願者利用週末時間爲中國遊客免費講解,至今已服務500餘人次。

“同胞在海外做志願者真是了不起,我們不僅有項目在國外落地,更有志願精神在海外傳播。”來自中國香港的遊客李松邊誇獎志願者邊豎起大拇指。

據卡琳·布利克森博物館館長助理格蕾絲·古德介紹,博物館每年接待5萬至6萬名遊客,其中約十分之一來自中國。中文志願講解員的到來,既能幫助中國遊客更好了解卡琳,也幫助工作人員消除了溝通障礙,受到大家的歡迎。

而同樣歡迎中國志願者的,還有卡琳故居內另外15名本地誌願者。來自內羅畢大學的義務講解員瑪格麗特告訴記者,中國志願者的到來,不僅讓他們結識了新朋友,還讓他們有機會更多瞭解中國。

8月11日,中國電建海外志願者協會的黃俊捷(左二)、忽東東(左三)、劉恆(左四)在卡琳故居和本地誌願者交流經驗。(新華社記者張宇攝)

走出故居正門,中國遊客正拉着志願者們合影。來自海南的陳錦杏說:“祖國真是強大了,來到這裏都能看到這麼多熱心的同胞,我要把照片帶回去,讓家人也看看志願者的風采。”

站在一旁的志願者杜慧明告訴記者,每次義務講解結束,遊客請他們合影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時候。“我們爲他們講述異國他鄉,他們則幫我們留住了公益心。”

卡琳故居中文志願講解隊至今已經“滿月”。兩個小時的導覽,他們每週末都要堅持做七八次。王宴濤說:“雖然也有些辛苦,但我們會堅持下去。因爲遊客想了解的不僅是景點本身,更想通過我們打開一扇瞭解當地社會和中國海外工作者之窗,希望更多志願者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也希望這扇窗能一直敞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