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是一個可憐的皇帝,出身皇族卻沒有一天體面的生活日子。漢獻帝年輕時才華橫溢,他心懷雄心壯志,但遺憾的是是他卻出生在極其危險的政治鬥爭環境中,可謂是生不逢時。
他的一生被有權勢的官員控制着,做了32年的傀儡皇帝。他手中幾乎沒有多少權力,甚至時刻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危。

漢獻帝被四個權臣所控,包括幫助他登上皇位的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奪取了他的王位的曹丕;再還有一位權臣李傕。
這四人中漢獻帝最爲憎恨的權臣是誰?他應該是是李傕。
李傕,涼州人,董卓女婿手下的一名上尉。在這裏,我們先簡要地說明一下當時董卓的西涼軍的情況。董卓是西涼軍的首領,董卓手下有幾個中郎將,徐榮、董越,其中還包括董卓的女婿牛輔。再是下一級的校尉李傕、郭汜等人,他們都是牛輔手下,起初兵權和地位不高。

由此可見,李傕起初並不屬於董卓陣營的最高級別,但是是什麼把他推到了權力的中心,最終他成爲了一名當紅的高級官員呢?並且他最終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可謂是叱吒一時
東漢末年,自桓公統治以來,朝廷的形勢十分混亂。由於宦官和他們的外戚之間的權力鬥爭,皇權已經旁落。出生在這個時代的大漢皇帝都很悲慘,不僅沒有任何權力,而且一直受到威脅。
漢獻帝劉協之前的幾任漢朝的皇帝命運比較悲慘,但是劉協也沒有特別改善,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更加悽慘。事實是,劉協起初並不是漢朝正統的皇帝。當時,漢陵皇帝的繼承人實際上是少帝劉辯。

然而,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沒有禮儀可言。決定權在人,尤其是董卓。董卓被召入京,因爲他的軍事力量如此強大,以至於他很快就控制了這個國家的軍事和政治力量。因此,他開始變得傲慢、霸道,並給朝廷帶來了禍亂。
董卓不喜歡少帝劉辯,直接廢黜了他,然後自己在皇子中選擇了一位作爲皇帝。這個人就是劉協。董卓禍亂朝野令人憎惡,但他仍然對皇帝劉協,這位他選擇的皇帝非常恭敬。客觀地說,劉協還得要感恩董卓,沒有董卓就沒有他的皇帝之位。

雖然劉協在董卓治下沒有實權,但他衣食無憂。不幸的是,劉協遇見了李傕。李傕是董卓的舊軍隊。當他第一次和董卓一起來到北京時,他的職位只是一個上尉。然而,在初評三年(192)的前三年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認爲董卓死了,沒有任何依靠。他計劃解散軍隊,逃回西涼。
但聽了賈詡的計劃後,他和郭汜等人共同率領部隊回到了長安。長安城被摧毀後,李傕等人殺了王允,打敗呂布,並且成功控制了朝廷。而與此同時,他的職位也從一個小小校尉躍升到了大司馬。

實際上,李傕控制朝廷的時間不算長,只有三年多,但這三年對漢獻帝來說是人生中極其屈辱的三年。另外三位“漢賊”——董卓、曹操和曹丕雖然說都有權有勢的大臣,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天子,但至少那時候的漢獻帝還有一定的尊嚴和地位。然而,當李傕控制朝廷時,漢獻帝就如喪家犬一般。
由於無法忍受身邊的李傕,他開始考慮逃跑。後來,在賈詡等人的幫助下,劉協成功逃出長安。他寧願在人羣中游蕩也不願和李傕等人呆在一起。可見李傕已經完全不顧及劉協的天子地位了。

劉協是大漢天子,卻被迫流落民間,食不果腹,從這段生活來看,他是歷史上最悲慘的皇帝之一。幸運的是,曹操救他於流離失所,以皇帝的禮儀迎他回到、許昌,使他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富裕生活。

曹操甚至把所有的女兒都嫁給他了,從這方面說,他對劉協是有恩的。然而,劉協還是有着自己的志向的,他不願做傀儡皇帝,最終還是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面。
不過,從劉協悲慘的經歷來看,漢獻帝對李傕的仇恨遠遠超過董卓和曹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