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凡思想高度和感情深度都不及馬連良之人,都會堅定不移地站在父母這邊,以傳宗接代爲大任。然而,馬連良怕妻子傷心,並沒有納妾,而是收養了一個同族親戚的孩子,改名叫馬崇仁。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在中國傳統的婚姻觀裏,一切都是爲傳宗接代服務的。如果女性生不出兒子,其在傳統家庭中遭受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更別說那些無法生育的女性,分分鐘都在面臨婚姻的困局。
即便是放到思想觀念已經相當開放的當下,無法生育對於普通家庭而言仍是一道無法接受的鴻溝,更何況是百年前的古人。 然而,在近代民國時期,卻出現了一例相當罕見的婚姻。這樁婚姻裏,妻子多年不生育,但丈夫依舊不離不棄。甚至在面對父母提出要納妾傳宗接代的要求時,更是置若罔聞,堅持不娶二房。那麼,這樁極具“個性”的反傳統婚姻,最終走向了何方?
首先我們來看這位丈夫,其叫馬連良。經常看京劇的觀衆對他應該不會陌生,他便是我國京劇界裏“老生行當”的代表人物,“馬派”藝術的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說白了,其和梅蘭芳在京劇行業裏的造詣可謂旗鼓相當。 而馬連良同樣也出生於梨園世家,1901年2月28日,他在北京呱呱墜地。和大多數梨園子弟一樣,馬連良從小就被父母要求念唱作打,練習京劇的基本功。8歲那年,其進入著名的京劇科班“喜連成”。先是跟隨茹萊卿學習武生,後來又師從葉春善、蕭長華學老生,最後終定型在了老生行當。
相比梅蘭芳的年少成名,馬連良並不算是一個京劇天才,一直到18歲那年,他才逐漸在業內有了名氣。也就是這一年,他迎來了自己第一位妻子王慧如。兩人雖然屬於傳統的包辦婚姻,但感情依然相當要好。尤其是妻子王慧如,相當漂亮賢惠,持家有度,是馬連良的賢內助。 遺憾的是,也不知道是誰的問題,兩人婚後多年一直沒有孩子。而通常來說,不管是誰的問題,在封建時代都會被看成是女方問題。
但馬連良並不在乎這些,他依然對王慧如一片癡心。父母也實在挑不出兒媳的毛病,便想着讓馬連良納個妾室,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然而,馬連良怕妻子傷心,並沒有納妾,而是收養了一個同族親戚的孩子,改名叫馬崇仁。 馬崇仁進門後,夫妻倆對其十分寵愛,完全就是當親生的在撫養。不過,命運就是這麼捉摸不定。在收養馬崇仁第二年後,王慧如竟然懷孕了。而十月懷胎過後,頭胎竟然生了個兒子。
這也讓馬家喜出望外,街坊鄰居也前來道賀,稱馬家吉人自有天相。而這一胎之後,王慧如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連着給馬連良生了四兒兩女。此後,馬連良的父母對王慧如再也沒有偏見,而她也一直幸福伴隨在馬連良身邊直到壽終正寢。

毫無疑問,王慧如跟同時代的其他女性比起來,無疑是幸運的。但凡思想高度和感情深度都不及馬連良之人,都會堅定不移地站在父母這邊,以傳宗接代爲大任。正是馬連良這般堅持,才成就瞭如此和睦的一段佳話。由此看來,幸福的婚姻不僅要靠自己,選對人也十分重要。各位讀者,你們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