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於電動汽車的興起,規模達1460億美元的潤滑油行業正面臨着和柯達一樣的命運。

1124

以下是翻譯內容:

從大衆到日產,汽車製造商們都在轉向使用電池驅動的車型,而這種車型對潤滑油的需求比燃油型汽車更少。預計從2025年起,汽車市場對潤滑油的需求將會出現下降,因此潤滑油製造商們相當警惕。它們想要避免重蹈柯達的命運,後者因在上世紀70年代未能抓住數碼相機的潛力而走向滅亡。

幾十年來,潤滑油生產商一直專注於幫助提高內燃機的燃油效率,延長機油更換週期。電動汽車給它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它們所需要的潤滑脂要能夠冷卻和潤滑電機,同時還能保護車上的電子設備,並與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兼容。

“我非常清楚世界正在發生變化,”30歲的行業資深人士戴夫·霍爾(Dave Hall)指出,“我覺得我們是在努力解決問題和防止‘柯達’時刻的到來,而不是像他們當初那樣固步自封。”

2345

到2040年,電動汽車預計將佔新車銷售的大部分

當前,隨着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行駛,人們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電池性能和設計上,而潤滑油則是次要的。德國潤滑油企業福斯(Fuchs)首席技術官盧茨·林德曼(Lutz Lindemann)表示,一些電動汽車使用的是標準的內燃機潤滑脂。

有跡象表明,這種壓力已經即將要影響到潤滑油企業。根據能源諮詢公司Kline & Company的研究,由於電動汽車的影響、合成潤滑油使用量的增加和經濟壓力,汽車潤滑油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會維持不變。去年,汽車潤滑油需求量達到大約2000萬噸。

其它石油巨頭也把焦點放在了開發新產品上,它們正在多個領域抗擊減排運動帶來的影響。全球最大的成品潤滑油供應商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專門爲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高科技動力系統開發了潤滑油系列產品。道達爾(Total SA)去年推出了兩個電動汽車潤滑油品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今年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潤滑油品牌。

林德曼說,與嘉實多一樣,福斯也創建了一個由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專門的國際團隊,專門從事電動汽車潤滑油的開發和營銷。英國石油公司的霍爾說道,由於汽車製造商迫切希望延長換機油的里程,提出一種能提高1%效率的新配方可能會使得里程增加4英里。

美林銀行分析師讓-巴蒂斯特·羅蘭(Jean-Baptiste Rolland)表示,隨着電動汽車在中國和歐洲的普及,潤滑油市場的銷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開始下滑。他估計,純電動汽車的潤滑油需求相比內燃機少50%至70%。

Kline能源部門的行業經理喬治·莫維(George Morvey)指出,“最重要的是,電動汽車的需求量將無法彌補內燃機車潤滑油需求流失造成的損失。”

莫維和福斯的林德曼都表示,令人欣慰的一點是,行業預見到了未來的動盪,並有很長一段時間來應對。林德曼說,考慮到僅中國的內燃機車輛數量就將大幅增長,10年後將從目前的2.6億輛增至3.5億輛,因此市場不會突然出現大幅滑坡。此外,他還說,爲電動汽車開發專門的高性能潤滑油將會帶來更有利可圖的銷售。

林德曼指出,電動汽車的潤滑油的價值可能是內燃機車潤滑油的90%。“我們真的不確定,但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場戲劇性的災難。”他說,“銷量會大幅下降,但價值不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