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消時代的商業大都市,日新月異是生活常態,也是城市引以爲傲的華麗轉身。不知何時起,摧枯拉朽的同時,記憶成了奢侈品。彭小蓮五年磨一劍,影片《請你記住我》依然很彭小蓮,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卻又百轉千迴暗流湧動。

在低成本影片中營造四個時空並且穿梭自如,該片和導演之前的其他作品相比顯得更爲遊刃有餘。女性視角的敘事一直是女導演們的強項,故事緊湊,有條有理,始終不慌不忙。

影像處理上,影片對生活質感的迷戀時常能從銀幕上流淌出來浸潤人心,現實時空裏待拆的建築,富有年代感的物件,紀錄片時空里老電影人的娓娓道來,閃回裏真實得很誇張的人和環境以及老電影片段中拿捏得當的腔調。凡此種種,上海元素呼之欲出,沒有常見黑幫的刀光劍影,也不見快意恩仇的動感爭鬥,這一次,吳儂軟語的標籤顯得那麼恰到好處。

毫無疑問,《請你記住我》是一部情懷之作。第一時空維度裏的愛情和現實,有意無意地呼應着其他三個時空裏的人物情感和社會環境,他們在時時交融,又常常割裂,而戲劇人物帶着觀衆在人爲時空裏進出自如完全是因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簡單得無法再簡單的情感,男人和女人,大明星和普通人,採訪者和市井房東,老年黃宗英和妖豔二房東,所有的情感都那麼相似,卻又是如此迥異。

因爲這樣的水到渠成,影片涉及的所有元素都彷彿有了生命,黑白的盒裝膠片,有明顯技術瑕疵的老電影,殘垣斷壁上的豔麗壁畫,拆遷現場的威武吊車,所有這些,讓影片《請你記住我》成功傳遞了那些最普世的情感。對於上海記憶,上海思考,導演摒棄了常見的黑幫片以及其他以強烈戲劇衝突爲載體的神話傳奇的表現形式,以冷靜理性的寫實手法,通過一對外來年輕人的情感和生活,在最平實的戲劇環境中尋覓着最強烈的內心衝突。觀衆和劇中人一起追尋自我與城市,甚至電影的由來,努力嘗試重新構建人際、文化以及電影的關係,然而一切隨着老膠片的滾落,老洋房的廢棄並最終傾覆而消失,雖然遺憾,但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如果說之前彭小蓮的“上海三部曲”(《假裝沒感覺》《美麗上海》《上海倫巴》)是對城市、城市家庭以及其中個體心路歷程的回顧和展現,那麼《請你記住我》就是對城市文化、電影藝術以及傳統情感的強烈留戀,用導演自己的話說就是“現在已經沒人記得趙丹黃宗英了,我拍這部電影就是要讓大家記住他們。”

當然,值得記憶的豈止他們兩個人,現代年輕人習慣離開和告別,正如片中男女主角的分分合合,以他們爲代表的現代觀衆在城市重建過程中對於上海,對於上海歷史,對於電影文化,對於情感和人際關係,體味到我們還可以以這樣的平臺,用這樣的方式去記憶。(張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