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清王朝在经过了清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之后,终于寿终正寝了。而新生的民国虽然推翻了帝制、打到了皇帝,却仍然无法摆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局面…故事便从这里展开了,本文只是就历史而谈历史而已,目地是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且说日本这个狼子野心的国家,一惯是侵略成性。在明治维新、全盘西化后就对朝鲜与中国产生了觊觎之心!它先是在清朝末年利用“甲午战争”时战胜了腐败的晚清政府的机会勒索了两亿多两白银,并割去了台湾岛,还在事实上吞并了整个朝鲜。可就是这样,日本还是不满足!它还要实现梦寐已久的“大陆政策”:也就是最终吞并中国,借以称霸世界!而当时国力贫弱的中国及无能的北洋政府,也只有无可奈何地,一步步地退让下去!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占惯了便宜的日本又怎么可能因为北洋政府的退让而收手呢?

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

果然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打的是如火如荼,各个西方列强都无暇东顾。这就给了一贯善于在列强间尔虞我诈的日本以机会!什么机会呢?原来日本又瞄上了当年被德国从中国强占去的青岛!要说德国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当年德国统一并崛起之后,也走上了向世界扩张之路!可是因为德国起步太晚了,世界上的殖民地己经被早起的英、法、荷等国瓜分殆尽了!这德国人一看:哎哟嗬,这老哥几个可是太不够意思啦,一点残汤剩饭都给我老德留!咋办呢?得嘞,我还是去东方碰碰运气吧!就这么地德国人就来到了中国,并借口1899年德国传教士被杀,强行“租借”胶州湾,并构建起来青岛要塞,作为德国在亚洲的舰队基地,还利用青岛的地理优势对山东资源展开了贪婪的掠夺!这一切都被日本人看在眼里,馋在心里!而且日本人在1904年干败了沙俄老毛子后,一时间在亚洲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善于投机的日本便见风使舵地加入了英法等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并于1914年8月22日对德国宣战!可奇怪的是日本虽然对德宣战了,却并不派兵去欧洲战场,反而是在亚洲抢地盘!它于1914年8月23日对山东青岛的德军发动了攻击!就这样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战,便在中国的土地上拉开了序幕…

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

德国当时在青岛只有大约6000名驻军,海军有军舰10余艘,包括奥匈帝国的老旧军舰一艘。德国驻军所依仗的是坚固的青岛要塞及其它几道防线!这个青岛要塞本是清朝用于海防的重炮台,修的本就非常坚固。而德国人强占之后,又不断予以加固,使这个海防炮台变成了要塞群!这里注定是令骄横的日军难以轻易啃下的硬骨头!为了攻下这块宝地,日本人可是下了血本:调集了以陆军中将神尾光臣为指挥官的第十八师团共约5万余人。并配备有火炮数百门,还有飞机数架助战。就连与之结盟的英国人也派出了数千兵力予以协助。要说这德国人的战斗力可真不是盖的!就在这种近乎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德军也是顽抗到底、势不屈服!由于德国军舰主力事先就已经调离了战场,只剩下10余艘非主力舰艇留守,所以此战海军无从发挥威力!尽管如此日本人也不敢轻敌,居然调集了60余艘舰艇用于封锁青岛港口!

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战自1914年8月23日开始,至1914年11月11日结束!最终以德军奉德国皇帝之命令投降、日本占领青岛而告终!此战德军共伤亡150余人,被俘虏4000余人。日军死伤1000余人,损失“高千穗号”军舰一艘!日本的胜利也可谓是惨胜…

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教训呢?强盗之间争夺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而中国人却只能保持“中立”的态度!并且还得忍受德、日这两个强盗在战斗中的随意践踏与侮辱!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荡然无存!而在之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加入了“协约国”并做出了牺牲的“战胜国”之一,中国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的议案。但不幸的是这个合理要求被列强驳回,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居然被日本“继承”!这个屈辱的消息传回了国内后,成为引发于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

又记:青岛的主权及山东问题直到1922年在由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会议”上,列强为了遏制日本的野心才得以解决。在美国、中国、英国的联合施压下,中国才在1922年收回了青岛主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