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位战友在庆祝时对王泽源说:“多亏了你这个指南针啊。”王泽源咬着牙说。

优秀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全情投入、全力争取,有着挥洒不尽的激情,总是想要突破自己的极限。
在高手如云的国防科技大学钱学森创新拓展班中,有一位学员稳居全班第一,他就是钱学森创新拓展班18级学员王泽源。面对来自周围人的赞誉,王泽源只是笑笑说:“我不过比别人拼一点而已。”
王泽源在做功课。梁志英摄
退缩?突破!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自律给你自由”。但是王泽源深知,仅仅靠自律并不能达到自己的极限,也无法变得卓越。
王泽源坚信一句话:“超出自己的惯常极限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越是心理上感觉痛苦的时候越是进步的时机。”在他看来,生命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短跑冲刺组成的。
在数据库原理的学习中,很多学员都为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犯难。授课结束时,王泽源望着那些让人头大的知识点也闪过了逃避的念头,但他摇了摇头:“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想有进步必须逼自己一把,冲!”
“全情投入,全力争取!” 熄灯哨吹响了,王泽源仍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不知不觉,时针指向12点,自习室里只剩下他一人,斑驳的月光映衬着他奋斗的背影。“身为一名军人,白天的训练和工作,是我应尽的义务,但想要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
王泽源与队员探讨问题。彭润龙摄
极限?超越!
数学建模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数学竞赛,但凡有重大的学科竞赛,必有王泽源的身影。
一次数学建模中,因为不熟悉赛题,他们已经换题多次,时间滴答滴答过去,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每一位成员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凌晨两点,实验室里弥漫着咖啡味,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与团队成员的叹息声衬得夜更静了。团队其他成员纷纷表示已经坚持不住,只有王泽源没有离开。他知道如果拖到第二天才能确定方向,团队还会再浪费大量时间,于是他再次打开数字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搜索。
“是不是我的思路发生了错误呢?不如换一个思路……”王泽源一边看着文献,一边用笔在纸上划拉,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想着算着,他没有发现月亮渐渐从树上落下,掩藏进了马上就要隐去的夜幕里。
第二天,团队成员来到教室,发现王泽源趴在自己的电脑前睡着了。听到动静,王泽源睁开满是血丝的双眼,用沙哑的嗓音兴奋地对队友说“昨天的题我有思路了!”他拿出了昨天通宵找出的资料给大家讲解起来,按照资料中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团队的进度顿时变得顺畅了起来,最后终于顺利按时完成了任务。
几位战友在庆祝时对王泽源说:“多亏了你这个指南针啊。”但是他却谦虚地说:“都是大家的功劳”。
王泽源在准备建模竞赛。梁志英摄
满足?拼搏!
自小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王泽源上了训练场却虎气十足,单杠一、二、三、四练习一口气连贯下来面不改色。可刚进军校时的王泽源白白胖胖,体能并不突出。那他是变强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哔”随着一声哨响,晚间体能训练结束,学员们纷纷端着脸盆冲向淋浴间。原本热闹的体训走廊瞬间变得安静了下来。“王泽源呢?他没来洗澡吗?他刚刚流了那么多汗。”一位战友问道,“奇怪了,我也没看到,他去那里了?”
走廊尽头的健身房里传来了金属撞击的声音。“1、2、3……”“这是哪个家伙?刚晚训完又来加练。白天没练够么?”路过的战友一阵好奇。“啊……是王泽源!”战友问他:“你不累吗?歇会儿吧。”
“想要突破,必须要在最累的时候再拼一把!”王泽源咬着牙说。“……19、20!终于做完了!”王泽源喘着粗气放下了手中的杠铃。“20?教员说每组训练量不是8-12次吗,你怎么‘超标’了?”“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王泽源擦擦头上的汗珠笑了。
王泽源总会说:“你感觉你有压力,那是在证明你再走上坡路”。 坚定不移,勇往直前,超越自我,他正用最“王泽源”的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纪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