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結束了,但其所帶來的影響還並未結束,電影節上亮相了諸多劇組,其中就包括胡歌主演的新電影《車站的聚會》。話說,這是繼《獵場》後,胡歌決定轉型之路上的第一次擔任主演的電影作品,徹底打破此前在電影作品中僅客串出現的尷尬情況。電影《攀登者》上映期間,胡歌雖然陪同劇組一起宣傳,他在電影中不過是四番,但角色仍讓人印象深刻。
作爲觀衆,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在銀屏上見到胡歌的身影,告別電視劇領域後,胡歌的存在感低了很多,但這也是演員轉型的必經之路,對於胡歌來說,《車站的聚會》是他轉型之路上較爲重要的一部作品。電影的題材並不是如名字一般的文藝片,而是一部犯罪劇情片,除了胡歌外,還有廖凡、杜綸鎂的加盟。其中,廖凡最擅長的恰好也是犯罪題材類影片。 《車站的聚會》是胡歌首次擔任主演的電影作品,是當之無愧的男一號,這部作品有着里程碑式的意義,標誌着他徹底從電視劇圈轉型到電影圈,此後將會是大銀幕上的常客。所以,《車站的聚會》最終成績如何,也標榜着胡歌今後的大銀幕之路是否好走。
胡歌的轉型之路,好走也不好走。最初他是憑藉《仙劍奇俠傳》系列走紅,只要提起《仙劍》必能想到胡歌,無論是《仙劍1》中的李還是《仙劍3》中的景天,形象太過深入人心。並且,在經歷車禍涅槃後,胡歌不再出演仙俠劇,接的戲以都市劇、正劇爲主,《琅琊榜》及《僞裝者》是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效果均不錯,說明胡歌的深耕細作頗有成效。但此後的《獵場》效果並不好。 《獵場》開播不假,但早在2015年便已經殺青,劇情及製作還停留在2015年的水平,最終的結果並不好,評分只有5.5,及格線都未達到。可能是《獵場》的失利讓胡歌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此後的兩年時間裏,他不再接電視劇,投身到電影領域。
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節奏,電視劇集數多,體量大,故事可以慢慢講。國產劇動輒五六十集,大多數國產劇都面臨“摻水”的問題;不過這樣的問題一定不會出現在電影中。到目前爲止,時常最長的電影不過180分鐘,3個小時,對應到電視劇也就是4集的體量。用4集的時間甚至更短的時間,去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節奏的快可想而知,節奏感把握的好壞,也是電影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車站的聚會》的時常113分鐘,定位是劇情、犯罪類影片。此類影片在市場中趨於飽和,《車站的聚會》除非是拍出新意,否則只靠胡歌很難拯救電影票房。且在同期上映競爭的影片中,有提檔一週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峯》,這是一部憑視覺衝擊取勝的冒險電影,且主演還是強森,必定會搶走一部分市場,分走一部分票房。除此之外,另一部好萊塢大片《星際探索》也是同時期上映,這是部科幻大片,對觀衆的吸引力同樣不小。

國產電影方面,葛優的新作《兩隻老虎》刻意避開賀歲檔,提前上映。雖然葛優近些年演了不少爛片,但他的電影還是有吸引人去看的魔力。在多重夾擊的情況下,偏文藝片的《車站的聚會》想要取得高票房有些難。並且,《車站的聚會》夜戲部分超過80%,電影整體畫面偏暗,視覺效果方面不佔優勢,只能通過口碑取勝。截止到目前,《車站的聚會》的評分7.6,在國產電影中不算低,口碑有所保障,現在唯一讓人擔心的是,電影最終的票房會怎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