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也奇怪,杨玄感造反是为父报仇,李密去凑什么热闹。此时,大隋朝并不是只有杨玄感一人造反,在山东,还有数起农民起义。

资治通鉴记载: 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馀人,丹杨、宣城篙梢三千馀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 公元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杨玄感率领亲信冲进了黎阳城,关上城门,将城内的壮丁都集中了起来,城内有数千运粮到黎阳的丁夫以及船工。杨玄感告诉他们,杨广昏庸无道,从今天起,我将与大家一起讨伐暴君。 杨玄感听到了满意的回应,这些丁夫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山呼万岁。

杨玄感为何要反叛? 事情还要从大隋朝第一重臣光禄大夫、太尉公、十郡太守杨素同志去世说起,他的死是一个谜。 七年以前,杨素突然病倒,一病就有驾鹤西去的势头,这实在有点反常,杨素虽是高官,但平常也没忽视体育锻炼,虽然好色,但绝不纵欲,虽然年已六旬,但极重养生,断然不是说病就病的干脆人。 种种迹象表明,杨素发病之前,曾经跟杨广吃过饭,喝过酒。当然,杨广是不是下了毒,史书没有明写,我不敢断言,毕竟我跟杨广虽熟,但乱说,人家还是会告我诽谤的。 况且,自从杨素病倒之后,杨广特批宫里的名医前去医治,赐予各种名贵药材。 家人将熬好的药端到杨素面前。 杨素原本闭上的眼睛睁开了,眼帘里又重新射出摄人的光芒。看清了那碗药之后,杨素露出了一丝苦笑。 “我难道还需要再活下去吗?” 蝼蚁尚且偷生,而曾经征战南北,杀人无数,权倾天下的杨素却放弃了生的希望。 杨素大概知道,皇帝陛下不是搞送医下乡,他是拿着秒表来掐自己的死期。 事实确实如此,这会,杨广就在宫里秘密召见宫医,询问杨素的死期。 这一切都源于杨素的一次政治投机。数年以前,杨素为了延续自己的权势,选择把赌注压在时为晋王的杨广身上,帮助杨广战胜了当时的太子杨勇,夺得嗣位,不久后,更助杨广登上了帝位。 显然,杨素立下了佐立的大功,但同时,他又犯下了官场上最忌讳的错误。 你知道的太多了。 杨素复又闭上眼,抿紧嘴。 少年落拓未失志,中年沙场未败阵,晚年官场未让人,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隋大业二年八月,杨素因病“不治”永远离开了他们。 杨素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杨玄感还在外地当刺史,他并没有马上理解父亲放弃治疗的意思,直到有一次,他听到一个消息。 有一次,杨广冷笑着告诉旁边的人一个秘密:杨素要是不死,他全族都要完蛋! 原来父亲是为了保全家族而主动走向了死亡。 明白真相以后的杨玄感变了,他不再是大大咧咧的官二代,善于高谈阔论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据记载杨玄感小时候就有些呆,人称痴儿。现在很多人以杨玄感又傻了,变回了小时候的痴儿。 只有少数人知道,沉默的杨玄感才是可怕的杨玄感。 此时的杨玄感是一座沉默的火山,正在黑暗处积累起力量,一旦喷薄而出,将扫荡它经过的一切。 杨玄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这一步,他需要另一个人的建议。 这个人是名门之后李密。

李密的天下三计 黎阳城内,杨玄感望向了长安。 李密,我已经揭杆起义,你什么时候前来共襄盛举? 李密正从长安紧急赶往黎阳,他是去找杨玄感入伙的。说起来也奇怪,杨玄感造反是为父报仇,李密去凑什么热闹?隋朝政府对他不错,杨广虽然把他辞退了,但依然让他袭了父亲蒲山郡公的爵位,每年有固定的国赋划拔。隋朝政府要倒了,他的那份福利可就不保了。 资治通鉴记载: 先是玄感阴遣家僮至长安,召李密及弟玄挺赴黎阳。及举兵,密适至,玄感大喜,以为谋主,谓密曰:“子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密曰:“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遂引兵向洛阳,遣杨玄挺将骁勇千人为前锋,先取河内。唐祎据城拒守,玄挺无所获。 杨玄感如愿以偿等到了李密,见面后,他迫不及待的将李密请到内室,详细介绍了起事前后的事情,然后急切的问道: “兄弟常常以救天下为已任,现在正是你发挥的时候,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杨玄感欲求良计,却不忘以激将做为开始,其中气度,已然不高。 李密并没有为此感到不快,他的心中已经被一个伟大的构想所充斥,他急于向杨玄感倾吐,纵使杨玄感堵住他的嘴,他也非说不可。 “愚有三计,任公决择!” “第一,杨广还在辽东,离幽州隔了千里,往南是大海,往北是塞外胡地,要想回来,只要中间一条险途,我们趁机拥兵北上,出其不意,进入蓟地,把守住临渝关,这样,杨广前有高丽,后又被我们挡住,一个月后,必定粮尽,到时,只要举麾一召,隋军必定望风而降,不战而擒,此仍上计!” 李密满面通红,语不带点,一气说完,只待杨玄感击节叫绝,就可发兵蓟燕,一战而夺天下! 可显然,杨玄感并没有预想中的热情,而是问了一句: “还请指点中计。” 所谓考霸,不会只用一种思维解题,所谓天才的策略家,亦不会只有一套方案,奇思妙想之余的边角料都可以另组一个夺天之计。 李密说出了中计: “关中之地,帝王之基,杨广虽然留了卫文升驻守长安,但此人不足惧,只要率领部下,跳过沿途的城市直取长安,这样,杨广就算回来了,也进不了家门。如果上计尚有冒险成份,此计绝对是万全之策!” 杨玄感仍然是一句: “还请说下计!” 李密心中涌起一丝不快,下人只为衬托上人的高贵,下计自然只是为了反衬上计的精妙,已引你见过绣房的大小姐,还聒噪着问丫环干甚! 于是,李密悻悻然说了出第三计: “如果想图方便快捷,可以去攻东都洛阳,只怕对方早有防备,要是攻不下来,时间一长,就不是我可以算得到的。” 黎阳离蓟地,长安相隔千里,去洛阳只有五百余里,可在李密的思维里,远却是近,弯路却是捷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独特的思维。 听完李密的下计,杨玄感面露微笑,拍手叫好: “兄弟的下策实是上策,现在隋朝官员家属都在洛阳,要是把他们抓起来,足以控制天下,况且像兄弟所说经城不攻,这样怎么树立威信!” 把目标对准家属,总是喜欢搞点大动静,这大概是基地组织的风范。 李密着实被震惊了,他望着杨玄感兴高采烈的表情,马上明白杨玄感并不是真的要向他问计,他早就打定先攻东都,问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印证方案。 世间老板开会,多半如此尔。 李密虽然鄂然,但他现在只是谋主,也就是师爷,师爷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杨老板说攻东都那就攻东都吧。 历史将验证李密之三计何为上计,何为下计。这答案得用英雄的血来写,包括杨玄感的血,不仅限于李密的血。 在定下化下计为上计后,杨玄感立刻率领部队向洛阳进军,他将队伍一分为三,让弟弟杨积善率三千人沿洛水挺进,另一个弟弟杨玄挺率三千人爬邙山进军洛阳,最后,他领着三千兵马做为后盾。 一路顺利!

杨广回来了。 辽东隋军御营,六月二十八日,二更 隋二世皇帝杨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将隋朝高级将领召集而下,下令: “丢下所有军资,全军后撤!” 辽东城破就在眼前,可杨广已经顾不得许多,再不回家清理门户,就算拿下辽东,甚至攻破平壤,杨广的下半生只能面对着一碟碟的泡菜打发日子。 回军的路上,杨广愤怒到了极点。 此时,大隋朝并不是只有杨玄感一人造反,在山东,还有数起农民起义。对于农民起义,杨广一来没放在眼里,二来也还想得通,毕竟自己征走他们的粮食,拉走他们的壮丁,有些不满可以理解。 虽然杨广已经搞得天怒人怨,但大隋朝的政府系统并没有瘫痪,奔驰的快马很快将杨广的命令传递了出去。 千里以外,数路兵马齐动,一同扑向了洛阳城,参与这场清理门户大行动的有武贲郎将陈棱,武卫将军屈突通,左翊大将军宇文述,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兒。 以上诸位可不是什么刑部尚书,建筑工头,这些是大隋朝真正名噪一时的大将。 从起事到被灭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到了葭芦戍,杨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杨积善步行。他自知难免一死,还编了一个被后人认为甚是悲壮的话。 “我不能忍受被别人杀死的羞辱,你现在马上杀了我!”对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 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在洛阳将杨玄感分尸,并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放火焚烧。余党全被平息。

从此时不难看出,这位第一个站出来反抗杨广暴政的贵族在两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他的造反历程。他并不是庸才,他性格慷慨,勇猛善战,对部下也十分体恤,很多人愿意为他死战。但他意志不够坚强,做事不够果断,脾气过于急躁,内心也不够狠辣,这样的人是无法在造反这个领域做出成绩的。

相关文章